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兩部黨內重要法規的制定與發布傳遞新信息【3】--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兩部黨內重要法規的制定與發布傳遞新信息【3】

2013年05月27日22:06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保障黨內法規的權威性、嚴肅性和執行力

  與1990年的《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程序暫行條例》相比,《制定條例》將原條例名稱中的“程序”二字刪去。同時,將省區市黨委制定黨內法規活動納入了適用范圍。

  甄小英說,這次修訂增加了制定工作的實體性要求,特別是對黨內法規制定權限作出專門規定,明確了哪些事項隻能由黨的中央組織制定、哪些事項可以由中央紀委、中央各部門或省區市黨委制定,有利於從根本上避免或減少無權制定、越權制定、重復制定等無序制定現象,確保黨內法規制度體系的統一性和權威性。同時,將省區市黨委制定黨內法規納入適用范圍,有助於解決省區市黨委制定黨內法規的做法不夠規范的問題。

  與《暫行條例》相比,《制定條例》將“有的黨內法規公開發布”的規定,修改為“黨內法規經批准后一般應當公開發布”,確立了“以公開發布為原則、以不公開發布為例外”的制度。

  “法的基本品性就是公開、透明,沒有公開、透明的東西就不能叫做‘法’。”姜明安說,這樣修訂可以提高黨內法規的知曉率,進而監督相應法規的貫徹執行,體現了中國共產黨治黨的民主性、先進性。

  引人關注的是,在這次修訂中,《制定條例》用專章對黨內法規備案、清理與評估作出規定:

  一是細化了備案制度,規定中央紀委、中央各部門和省區市黨委制定的黨內法規,應當自發布之日起30日內報送中央備案。正是配合這項制度,同步制定了《備案規定》。

  二是增寫了清理制度,要求黨內法規制定機關應適時對黨內法規進行清理,並根據清理情況及時作出廢止、失效或者予以修改等處理。據了解,中央正在全黨部署開展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集中清理工作,這在黨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三是確立了實施后評估制度,要求黨內法規制定機關、起草部門和單位根據職權對黨內法規執行情況、實施效果開展評估。

  甄小英說,這些做法有利於強化對黨內法規的監督,解決“紅頭文件”打架等問題﹔有利於摸清“底數”,加快構建科學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有利於督促黨內法規的實施,維護黨內法規制度體系的嚴肅性、權威性。

分享到:
(責編:劉軍濤、崔東)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