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感染H7N9病毒的感染源果真是雞等家禽,其鐵板釘釘的証據已經找到了﹔讓人最為關注與擔憂的“人傳人”懸念也有了端倪:病毒的基因如一部旋轉樓梯,如果各個台階穩定,傳染性就不明顯。但目前已發現其中3個“台階”的位置發生了變化,假如再有一個“台階”移位,就會破壞“樓梯”的穩定性,那麼這個病毒就會導致“人傳人”了。
“希望第四個台階發生移位的可怕結果不會出現!我們會密切關注,盡可能地提前預警。”昨日在浙大一院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李蘭娟院士充滿信心地說。
從發布會上,記者獲悉,李蘭娟院士為首的中國科學家在H7N9禽流感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論文《人類感染活禽市場來源的新發H7N9亞型禽流感病毒:臨床分析和病毒基因組特征》,已在世界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在線發表。
該論文對H7N9新病毒的基因,疾病的傳染源,以及病毒傳播方式等熱點問題有了新的解讀。給我國H7N9的防控以及國際流感研究都添上了重要一筆。
感染源鎖定“禽類”
拿到了基因証據
在《柳葉刀》在線發表的這篇H7N9研究論文中,李蘭娟院士是通訊作者,其他作者還包括了浙大一院和香港大學兩地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臨床及科研專家,凝聚了團隊研究的力量。
“長三角”發現H7N9病例以來,一方面政府關閉了活禽市場,許多農貿市場看不到雞鴨了,市民也不敢吃了﹔另一方面,近40%的確診病人卻找不到接觸過雞鴨的流行病學史,那麼雞鴨到底是不是H7N9的傳染源?這篇文章首次在國際上拿出了証據:H7N9病毒就是從禽類向人類傳播的。
李蘭娟院士介紹說,我們對患者體內分離出的H7N9病毒,與活禽市場的雞中分離出的H7N9病毒株進行遺傳學比較,研究發現,毒株之間的基因序列非常接近,同源性超過99.4%。
監測人傳人
找到有效方法
H7N9病毒是2011年從韓國的野鴨身上分離發現的。今年3月,它從禽類“跳”到哺乳動物和人身上,那麼H7N9病毒會不會在哺乳動物之間來去自由,導致人際間的傳播擴散?
這篇論文是這樣回答這個問題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