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好,非常感謝錢江,給我們帶來最新情況的介紹。紅人吹了,被亮了紅牌了,但是紅牌是不是就到此為止呢?畢竟紅水還在。尤其讓人擔心的是,不僅僅是滄縣,而且在全國的很多地方導致紅水這樣的一種背后的邏輯和鏈條也都在,紅牌又該接著如何亮呢?我們接下來繼續關注。
解說:
昨天來自國家環保部和清華大學的環保專家公布了小朱庄村水質初步檢測結果,其中在養雞場內的井水苯胺含量超標73.3倍。
(電話採訪)
朱秀江 滄縣小朱庄村民:
我聽說污染最重的就是超標70倍,而污染最重的是在雞場那邊,雞場離(建新工廠)有一千米左右。我認為最重的地方應該在工廠附近周圍。
解說:
面對著這紅色的井水,村民們已經向有關部門反映多年,他們等的就是今天的結果。
(電話採訪)
朱俊寶 滄縣小朱庄村民:
因為以前都是合格,然后要麼就是沒有節結果,他不給你任何結果。只是說合格,合格怎麼合格的也不知道,這次檢測出來不一樣。
解說:
小朱庄村的村民告訴記者,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開始,他們就發現村裡的淺水井井水開始變紅,二十多年來,他們不斷自己取水樣,送到相關部門檢測,或是向上級反映情況,但是從來沒有得到一個真實的結果。
朱秀江:
環保局一說排放合格,說合格,我們老百姓也沒有檢測手段,我們老百姓就憑直覺,它熏得我喘不上氣來,你們就能說合格啊?
朱建勇 滄縣小朱庄村民:
我父親自己都是自己拿著這些東西去過國家環保部,國家環保部給省廳下了一個文,讓他們協助辦,省廳給滄州市政府下了一個文,讓他們協辦,隨后他們化驗說水合格,就這樣不了了之。
記者:
你們有再拿過這個報告再向上級反映嗎?
朱建勇:
他說水質合格,我拿著再去有什麼意義?
解說:
這樣的水為什麼在過去二十年,村民們一直被告知檢測達標?面對著化工廠的污染,除了越打越深的機井,當地政府為什麼一直沒有採取有效的行動?
小朱庄村村民:
一出來就噎你一下子,夏天根本就不敢開著窗戶睡覺,屋裡開電扇開空調,就這樣。
解說:
在隻有800多人的小朱庄村,多年來先后建有香料廠、油漆廠、電鍍廠等多家污染企業,其中造成此次水污染的河北建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滄縣分公司,更是在1988年就已建成。據村民反映,在建新化工廠存在的23年間,從沒有停止過紅色污水的排放,即使是在2011年停產之后。
而在此之前,面對記者採訪,建新化工廠的負責人更是極力否認。
(字幕提示:2013年4月4日新聞)
陳學為:
紅色的水,這個河是從我們周邊過去的,但是這個水到底是上游來的還是我們這的(不一定)。
解說:
一家污染企業,為什麼二十年污染得不到制止?還可以通過當地環保部門的達標驗收?800人的村庄,竟然出現30名癌症患者,這跟水污染有沒有關系?接下來的治理又該如何展開?一系列問題需要面對。
主持人:
紅水不能光靠“紅豆煮水”這樣的雷人的語言來治理,因為這畢竟還有偶然性,想想看,如果這個局長不太會說話,或者說是基本上不回應,這事還發酵不到這麼大,治理速度可能也不會這麼快。歸根到底要治理這種紅水,還是得靠紅牌,這個紅牌是由法律、監督、科學共同畫出這樣一個紅色的底線不能逾越來治理。情況已經到了這樣一個地步,究竟對於當地的村該如何接下來進行更科學的治理?接下來我們要連線一位專家,這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科院、水資源所的所長王浩,王所長您好。
(電話連線)
王浩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科院水資源所所長:
你好,白岩鬆。
主持人:
據您現在的評估,因為這個事情可能持續了二十多年了,當地也有專家在提建議,比如種樹、種植物等等等等,您的最好的建議是什麼樣的?
王浩:
是這樣,因為地下水的污染、土壤的污染,這個治理起來代價非常得高,並且過程很緩慢,要幾十年的時間恢復。一般最好的方法是生化處理,就是利用微生物把降解逐步地恢復到正常,這個過程是很長的。種樹、種草這些沒什麼太大效果。
主持人:
您介紹的這個,其實是一個非常科學的一種說法,但是它成本大嗎?能不能用老百姓觀眾能聽懂的語言,您再科普一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