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五條地方細則大限將至 92歲老人排隊過戶【5】--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滾動新聞

國五條地方細則大限將至 92歲老人排隊過戶【5】

2013年03月29日06:58        手機看新聞

  解說:

  一個不實傳言,多地的火爆搶購,是民眾對政策過敏嗎?透過各地對於天然氣的搶購,是否反映了百姓對於政府相關政策措施的關注度越來越高、越來越敏感?而導致他們做出各種各樣夸張的行為背后,有什麼值得我們思考?政策制定如何有效引導民生關切?我們還可以看到很多類似事件。去年3月,聽說油價要上調,不少車主都第一時間趕到加油站加油。

  雲南臨滄車主:

  正好就過來加一下,趕在零點之前。算一下,一車加滿,加50升,也可以節省20多元錢。

  解說:

  從去年7月1日零點開始,廣州市要開始實施為期一年的汽車限購,消息一出廣州幾乎所有的汽車4S店都在加班營業。

  汽車4S店銷售主管:

  非常熱鬧。

  記者:

  有多少員工回來加班?

  汽車4S店銷售主管:

  員工基本上都回來了,來了四五十批客戶,簽單的話估計有三十多個。

  解說:

  油價、氣價、房價﹔賣房者、買房者、開發商,當政策制定越發敏感,越發更深程度地觸動不同人群的利益時,政策實施的細則如何制定?政策落地前的過渡期如何安排?如何最大程度地保証公平、透明以及正常的市場秩序?過去的這個3月,各地二手房交易市場出現的一系列現象,的確應該引起我們的深思。

  李小萌:

  自己准備要去購買的一件東西,知道很快要漲價了,那麼提前去要把它買回來,這應該算是個體的一個理性行為,而當社會產生了從眾心理都去提前購買的時候,其實成為一種非理性的社會行為,怎麼樣避免?人們的這種對於政策的敏感性和行動力非常強大,可是獲得信息的渠道又相當有限,這樣的反差如何去抹平它?

  我們來連線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王偉教授,王教授,您好。王偉,您好。您怎麼看待新舊政策在過渡的過程當中,人們產生這樣的一個焦慮心理該如何避免這樣的現象出現呢?

  王偉國家行政學院教授:

  首先我覺得政策本身它就是一種利益調節機制的一種集中體現,所以一個政策出來以后,在不同的利益集團包括公眾有不同的反應,我覺得是一種正常的。但是如果一個政策出來以后,和它原來的初衷發生比較大的差異和背離,那麼這個政策就需要值得重視。其實我覺得作為“國五條”這樣的政策,出台應該說它的大方向還是對的,但是這個政策要想使類似的政策,包括你剛才談的油價也好或者其他的政策也好,要想使它出台要從政府方面首先要做的政府政策制定一定要有比較充足的這樣一種准備,是吧,並且預測到這個政策出台以后可能引起社會中間的正負兩方面的這種影響,在這種肯定是要權衡能夠代表大多數人的利益,是吧,能夠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特別是能夠比較好的維護社會公平的政策,這個政策就是比較好的、比較的適時的。

  李小萌:

  您提到了“預測”兩個字,怎麼樣提高一個政策的預見性,還有就是公眾在政策制定和實施過程當中的參與性,如何去提高?

  王偉:

  公眾政策的參與性實際上我覺得在這些年來已經日益在加強,但是公眾他是由不同的人群,也有不同的利益,因此一個政策要想代表全部公正的利益也是很難的,但是他要維護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的大方向和大多數人的這樣一種利益。那麼在制定這些利益的時候,實際上據我了解政府還是越來越認真,這些年來一直強調科學民主決策,而且決策中間在盡可能地征求一些公眾的意見,這樣對於政策的制定來講,肯定就有所幫助,有所提高,能夠使公眾能夠比較好地理解。

  李小萌:

  好,謝謝王偉教授的觀點。

  要想避免這種可預見的非理性出現,我們套用一句話:政策需要制定和實施,政策更需要以看得見的方式制定和實施。

  好,感謝您收看今天的《新聞1+1》,我們再會!

(來源:CCTV)

分享到:
(責任編輯:盛卉、仝宗莉)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