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每天早上8點,那您搶了幾天搶上的?
市民:
我是一個多星期。
記者:
在這兒一排隊。
市民:
我尋思排隊,早點來,辛苦點兒,每天能約上,像這你早上起來8點你坐那兒你就約不上。
解說:
持續了一個月時間,“過戶潮”現在看來還未真正退潮。
市民:
我賣分房那套就三個人交稅,現在就改成這20%嘛,不知道收不收稅。
記者:
就是現在還不知道,所以您害怕,是嗎?
市民:
對,就是不知道,這靴子落不落地,你知道嘛,所以說可不是害怕嘛,這不是,也許落地,要不然誰敢打這保票。
記者:
那您沒想到也可能不受影響呢?但是害怕。
市民:
誰能給咱們這個。
市民:
他們沒有說啊。
市民:
誰能給咱們准確地說,咱們個人不受影響,沒有啊。
李小萌:
“國五條”一出,市場真的是應聲而動。除了剛才短片當中看到的這些亂象之外,也包括一些地方新房的價格上去了,房租上去了,因為二手房交易受限了嘛。
我們看到一些圖片跟剛才的片子當中也是異曲同工。比如說:像這樣擁擠不堪的交易大廳﹔像這種非常疲憊不堪的晝夜排隊的這樣的一個狀態﹔更讓人覺得拍案叫絕的像這樣的一個牌子立在了上海市的一個民政局的婚姻登記的大廳裡面,“樓市有風險,離婚需謹慎”。要是以往,這十個字簡直就是風馬牛不相及,而當“國五條”出來之后,它就有了存在的道理,為什麼呢?我們來看看。在3月6日這一天北京的離婚數是高達1000例,比平時多出了一倍。同一天在南京離婚人數達到294對,是平常的兩倍。為什麼要扎堆離婚?這裡面我們就說說避稅的一個方法,就是說現在新的規定是二手房交易差價20%將被作為個稅給征收掉,而人們發現以往的規定當中還包括了,就是一個家庭唯一的住房五年以上交易的話是免征個稅的。那麼好了,如果一對夫妻手裡有兩套房准備賣出一套,倆人把婚一離,一人一套,一賣,這十幾萬、幾十萬的稅就避掉了,收益就到自己手裡邊了,至於說這中間的倫理人情傷到了哪兒,就是各自甘苦自知。
像這樣一個情況的出現,本來指望各地的細則一出台,這樣令人哭笑不得的一幕一幕能夠有所緩解。但是當廣東的實施細則出台之后,人們發現最關心的問題似乎並不能夠找到更准確的答案。繼續來了解。
解說:
“各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省會城市(除拉薩外),要按照保持房價基本穩定的原則,制定本地區年度新建商品性住房(不含保障性住房)價格控制目標,並於一季度向社會公布”。按照2月26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於繼續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最近一段時間,又將是各地密集出台房地產調控實施細則的時刻。二手房交易個稅、二套房貸限購范圍,新的調控政策又會如何推進?廣東第一個接過“國五條”接力棒,率先撩開了地方細則的面紗。
(字幕提示:2013年3月26日新聞)
主持人:
那麼就在昨天的晚些時候,廣東省在全國范圍之內率先發布了“國五條”的地方配套細則。
解說:
1376個字,這份被媒體公眾稱之為“粵五條”的通知,就發布在廣東省政府網站上。而對於“國五條”中,充分發揮稅收政策調節作用,二手房交易20%的個稅如何執行的問題,“粵五條”裡規定:嚴格執行國辦發(2013)17號文關於出售自有住房個人所得稅的征收規定。另外,對於如何堅決抑制投資、投機購房需求。細則條款中規定:房價過快上漲的地區,要及時採取住房限購等穩定房價的政策措施。而對於這一表述,也有人提出了疑問。
韓世同北大公共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
到底誰來界定這個房價上漲過快呢,是由國家還是由省,還是由本地城市來界定,這個不太清晰。
解說:
從“國五條”3504個字到“粵五條”的1376個字,在其他城市都還沒有動作前,作為首個地方樓市調控細則,廣東發布的這份《通知》成為了這兩天媒體、公眾、中介、地產商、業內人士各方集中關注點評的焦點。
葉檀財經評論員:
緊扣“國五條”的要求,不功不過,沒有推出自己特別創新的或者特別嚴厲的舉措。
馬光遠財經專家:
從第一條到最后一條本身來看的話,都是一些原則上的要求,不是一些執行層面的一些東西。
宋丁綜合開發研究院旅游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
我個人認為,它對於中央“國五條”傳達和落實的象征意義高於實際意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