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五條地方細則大限將至 92歲老人排隊過戶【4】--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滾動新聞

國五條地方細則大限將至 92歲老人排隊過戶【4】

2013年03月29日06:58        手機看新聞

  解說:

  房地產市場大家永遠能聽到爭議。廣東之后,全國其他地方“國五條”細則何時出台?特別是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的具體內容,大家都在熱烈討論。

  而更受關注的是北京版細則出台,北京市住建委的有關人士表示,目前還沒有具體時間表。就在26日下午,廣州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媒體記者對常務副市長陳如桂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關於“國五條”細則如何出台?

  陳如桂廣州市常務副市長:

  至於調多少目標為合理,我可以告訴大家,我們市裡有了方案,但是沒有審定。

  李小萌:

  廣東“國五條”的出台可以被看作是各地出台細則的一個序幕被拉開了,但是人們最關心的像這20%如何操作,限價的目標是什麼,二套房貸如何收緊等等卻看不到答案,人們也推測說這會不會成為各地效仿的一個范本。那麼從媒體報道的標題上就可以看到大家的一個態度和擔心,我們來看看媒體的標題,廣東新國五條細則出台被評是復制粘貼國家細則﹔廣東以重申、強調為主﹔為何廣東新國五條細則又粗又戲,是戲說的戲還是游戲的戲﹔廣東版國五條落地被指保大於壓﹔廣東版國五條溫和落地﹔面包搶先出爐好看不好吃。那麼關於這樣的一個評論,我們就要來連線的是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王玨林先生,王先生,您好。

  王玨林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

  您好。

  李小萌:

  您怎麼看待廣東出的細則不細的現象?

  王玨林:

  廣東的細則實際上和中央區別不是太大,主要做的一些安排和部署。另外提出一些要求,但是可操作層面不是太大,因為什麼呢?主要大家關注的是什麼呢?20%的加稅問題,還有將來提高首付和利率問題,因為這兩個才是大家關心的,但是在廣東出台的政策中體現不出來。

  李小萌:

  這是不是體現了地方政府在調控房價時候的一種矛盾的心理?

  王玨林:

  也可以這麼說,也可以說看一看、等一等,看別人或者等中央是不是還有別的什麼要求,但是出的這個目的就是一次性地把可操作層面能夠解決問題的拿到桌面上,這樣的話,才是一個比較全面的、一個比較完善的一個政策。

  李小萌:

  您覺得這種等一等、看一看,對於公眾、對於市場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王玨林:

  我覺得這樣的一個政策就怕別的地兒、別的省市效仿,這一效仿以后,相當於我們整個調控的效果和調控當時的目的整個就達不到它的要求了,這是最擔心的。

  李小萌:

  從“國五條”出台到地方出台細則是一個多月的時間,這一個多月時間裡面人們也是有些無所適從,您覺得這個過渡期設定為一個月零十天,長不長?

  王玨林:

  確實挺長的,因為從市場的反映看,現在就是屬於辦証季中,各種辦証季中已經顯示這個時間過長,應該說我們政策應當不能除正常的時間,應該是多做些一些准備,預先做准備。另外要求要細致,這樣縮短時間,現在影響市場是屬於一種搶房、買房,是不是觀望、在看,是吧,這種現象應該避免。

  李小萌:

  您又怎麼看本來是調控房價的政策出台,但是一些地方因為二套房交易受限之后,新房的價格有回升的這種跡象,包括房租也在上漲,怎麼看這種反差?

  王玨林:

  一個市場應當是一致的,雖然現在按照“國五條”的要求,它應當是全面的,一個是對於二手房要提高稅的20%,另外對新房也有要求,比如提高首付,提高利率這方面,應該是統一要求的。現在大家,因為前段時間二手房市場比較好,所以都把眼光集中在二手房上,實際上國家要求的這次調控應當是全面地、每一個方面都應當考慮到,不僅僅是二手房。

  李小萌:

  好的,謝謝王教授的觀點,謝謝您。

  政策的過渡期可能是在所難免,需要一個溝通和調整的一個時間。但是它不能成為公眾的一個焦慮期。我們再來梳理一下這十年房價調控的一些政策是怎麼樣陸續出台的?這張圖上這個曲線是這十年當中房價的一個走勢,還是一個上升趨勢的。在這中間我們看到了有數次的調控的政策:“國八條”、“國六條”、“國十三條”、“國四條”、“國十條”、“國八條”、“國五條”等等,可能看到這個圖,您第一反應是怎麼越調這個房價還在漲?這自然並不是我們今天討論的范圍,我們想說的是如何讓這個過渡期的時候,人們能夠不至於如此焦慮。其實像剛才交易大廳爆滿、這種熬夜排隊的現象,在以前的政策出台的時候都出現過類似的狀況,何況房子都是動輒幾萬、幾十萬、上百萬的交易,即便是一些隻有幾百元或者是幾千塊錢的小的算計,老百姓也是會算計的,畢竟是過日子嘛,我們繼續來了解。

  解說:

  天然氣4月份要大幅漲價,這個不是經官方發布而流傳出來的消息,引發了不少地方的“搶氣大戰”。

  記者:

  干嘛呀?

  蘭州市民:

  排隊買氣呢。

  記者:

  您是幾點鐘過來排隊的?

  蘭州市民:

  我是五點多,還有(凌晨)一點鐘的呢。

  蘭州市民:

  有的(凌晨)四點鐘都來了。

  蘭州市民:

  還有那個老汗一兩點來的,有的拿的被子。

  蘭州市民:

  有的都七十多歲了的人,你說排隊的話,排三四個小時,確實太辛苦。

  西安市民:

  新聞不是昨天說今天要漲價嗎?

  西安市民:

  我還坐了5站路才過來的。

  西安市民:

  買上1000方。

  解說:

  有人竟然一次性購買了3000方,夠用十年左右,有的老人甚至帶著速效救心丸來排隊搶購,夸張的購買行為,導致了國家發改委昨天不得不出來辟謠。

  (字幕提示:2013年3月27日新聞)

  主持人:

  昨天,發改委也在其官網上刊文表態,斥責“天熱氣價格上漲”的消息完全不實,純熟無稽之談。發改委價格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地方如需調整居民用天然氣價格,必須事先召開聽証會,廣泛聽取社會各方面的意見,否則不得調整。

分享到:
(責任編輯:盛卉、仝宗莉)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