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萬援建善款遲到三個月 紅基會執行效率低引質疑--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綜合報道

30萬援建善款遲到三個月 紅基會執行效率低引質疑

2013年01月22日09:15    來源:中國廣播網    手機看新聞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倡導實施的“博愛助學計劃”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倡導實施的“博愛助學計劃”

《捐款用途意向書》中約定,紅基會收取百分之十的項目管理成本費用

  《捐款用途意向書》中約定,紅基會收取百分之十的項目管理成本費用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一位北京的聽眾給中央人民廣播電台400-800-0088新聞熱線打來電話反映,“2012年,他們公司通過中國紅十字會捐贈31萬元援建河北省承德市的一所博愛小學,但紅十字會並未按約定時限將這筆款項打到學校的賬戶,本該三個月完成的支付,用了半年時間。”

  這位聽眾質疑道,動個手指頭就能完成的轉賬為什麼要拖半年之久?到底是什麼阻礙著公益的步伐?紅十字會又是怎麼解釋的呢?(應採訪者要求,文章隱去捐贈方和受捐方具體信息)

  2012年初,劉先生所在的公司想拿出一筆錢捐贈給農村小學。在看到了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下稱紅基會)倡導實施的“博愛助學計劃”后,他們捐贈了31萬元人民幣到紅基會。

  劉先生:捐款的時候,紅十字基金總會網頁上面有一個欄,專門就是搞“博愛小學”的。你點那個進去之后,寫“要援建一所博愛小學。”那是12年年初,然后他就受理了,我們就把錢打過去了。

  雙方協商后決定,在河北省承德市援建一所小學的探索實驗室和閱覽圖書館,並簽訂了《捐款用途意向書》。《意向書》中,劉先生所代表的捐贈方同意紅基會按捐款額的10%收取項目管理成本。

  劉先生:他收我們百分之十的管理成本運營費。后來我們領導也說,怎麼要收這麼多錢啊?這一下3萬多塊錢就沒了,就剩28萬了。

  2012年6月5日,中國紅基會和河北省紅十字會及承德市紅十字會簽訂了一份三方的“援建協議書”。“協議書”中約定,協議簽署后5個工作日內,中國紅基會將百分之五十資助款撥付至河北省紅十字會﹔項目執行完畢后,上報項目竣工驗收報告、結算報告、照片,審驗合格后,紅基會再下撥50%的余款。

  2012年7月初,紅基會如約將第一筆資助款共計14萬元撥至受捐小學,學校也開始了“實驗室和圖書館”的建設工程。

  兩個多月后,捐建的工程完工。受捐的小學也於10月末按照約定將工程結算報告等材料提交給承德市紅十字會,等待著紅基會撥付剩余款項。

  受捐小學的張校長:是裝修購置圖書室,還有實驗探究室,這樣就急急忙忙地在10月末把學校的這套手續給弄過去了。

  但兩個月過去了,眼見著到了12年年底,剩余的14萬元還是沒有到學校賬戶。由於工程款和教學設備的購置費用都是由施工方墊付,學校一直被催著還錢。於是,學校開始向捐贈方也就是劉先生所在的公司求助。

  張校長:我跟他們捐方劉主任挺熟,我說,你跟我看看這款撥沒撥。或者說我這個手續還有什麼不健全,如果不健全,我好補什麼手續。如果健全的話,看看這款能不能盡快給撥過來。

  作為捐贈方的劉先生得知這一消息后,馬上向紅基會質詢。當發現剩余的錢款仍未下撥后,劉先生十分氣憤。

  劉先生:一直到今天,我催紅十字基金會那邊有四五次。第一次說,錢都匯了,材料早都收到了,我們都辦完了。過了一周多,人家學校說沒收到啊。我又找他們。他們說我們辦的什麼手續哪裡有誤,反正就拖這個事兒。而且12月中旬的時候,我又打電話給他問,說一定不要拖到2013年。他們說沒問題!后來過了新年之后,校長又給我打電話說,還沒收到。

分享到:
(責任編輯:韓睿斌(實習)、段欣毅)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