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頻被曝天價工資 公証處“公正”何在?【3】--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滾動新聞

頻頻被曝天價工資 公証處“公正”何在?【3】

2013年01月17日17:26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公共資源如何不落入私人腰包?

  據了解,目前我國的公証體制有三種,即行政、事業和合作,其中事業佔多數,溫嶺和桐鄉的情況具有普遍性。在各地,隨著經濟的發展,公証業務激增,公証處的營業收入也連年飆升。

  而依據我國的公証法,公証機構是依法設立,不以營利為目的,依法獨立行使公証職能、承擔民事責任的証明機構。很多網民因此質疑,一個縣級市的公証處收入動輒上千萬,工作人員的工資堪比大企業的高層領導,這已經顛覆了國家賦予公証機構的性質。

  “公証機構享受著行政壟斷特權,可謂在一定區域內‘獨此一家,別無分號’,幾乎是坐等生意上門。員工卻靠‘提成’拿收入,這樣的設計太可笑了。”“公証處自收自支?那公正又能何處來!”“公証處可以是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那公安、法院是不是也可以改制?以后出警按次收費。”網民紛紛對公証體制提出質疑。

  網民們對兩起事件的處理結果也不滿意。“限薪后的收入還是那麼高,公務員工資本身已經比一般人高了,憑什麼公証處的員工可以是公務員的三倍?公証處不公正!”網民們認為,公証體制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浙江省金道律師事務所律師夏家品認為,這樣的體制實際上是把公共資源私有化,公証處利用政策上壟斷的優勢營業,卻按照企業化模式發放收入,有違社會公平。

  浙江省社科院教授楊建華也認為,目前公証行業的問題歸根結底還是出在公証制度的壟斷性和政府機關對公証書的硬性規定。“要麼打破公証機構現狀,推進社會力量依法進入公証領域,形成充分競爭﹔要麼再次改革,改變現有公証體制自收自支現狀,使其完全成為國家行政服務機構,並大幅降低收費標准,真正實現非營利性質。”楊建華說。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