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以寻乌调查为代表的社会调查,深化和拓展了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道路认识,激发和坚定了他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自觉和自信。85年过去了,我们党先后创造性地成功走出中国特色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党在救国、兴国、强国的接续奋斗过程中,之所以能够探索和开辟出决定命运的伟大道路,之所以在不断变化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坚持和发展业已证明是正确的道路,一个重要法宝,就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昨天我们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是如此,今天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依然如此。
习近平同志提出,“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这里说的事业成败的大问题,说到底,就是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大问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过程。客观环境不断发生改变,新矛盾新问题总是层出不穷,需要完成的任务也不断发生变化。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科学的调查研究,才能使党的方针政策正确反映实际需要,从根本上保证党的各项决策的正确制定与贯彻执行,保证我们在工作中尽可能防止和减少失误,即使发生了失误也能迅速纠正而又继续胜利前进。这样,我们就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上走得更稳,更好。
更重要的是,调查研究是不断开创中国道路新局面,增强道路自信的深厚源泉和重要前提。认清中国国情,是认清中国一切问题的基本依据。在当今中国,要回答中国道路“是什么”和应该“怎么走”,就必须到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命运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到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水平等基本国情中去寻找答案。对我国的基本国情不了解或不甚了解,就难以有道路上的明确选择;即使有了选择,也难以有充分的自觉和坚定的信心。通过寻乌调查,毛泽东坚定了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正确选择,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征程中迈出了关键一步。20世纪60年代,他又把调查研究的要求概括为“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这里的“决心大”,讲的就是对独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自觉与自信。今天,我们讲道路自觉与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被历史和人民选择的必然性有清醒的认识,对它在风险和挑战中不断前进的经验教训有科学的总结,对它在现实实践中不断延伸拓展的内生动力有理性的判断。有了这几点,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才能有“底气”,接“地气”,才能经受住复杂局面的考验而不动摇。而这几点,说到底还是一个调查研究的过程,一个实事求是的过程。
毛泽东以寻乌调查为代表的社会调查,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思想遗产。这个遗产的核心,就是毛泽东所说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就是“一万年还是要进行调查研究工作”的要求。现在,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还会遇到各种风险和挑战,还要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我们要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所说的“研究问题的方法”,通过正确的调查研究,来认识新事物,获得新知识,提出新办法,解决新问题。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