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触焚烧发电厂,都是二(口恶)英惹的“祸”?
未知才会带来恐惧
垃圾“脱困”,首先必须“脱敏”。
“垃圾焚烧会产生二(口恶)英,二(口恶)英则会致癌”,这是居民抵触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的主要缘由。网络上,关于垃圾焚烧厂周边15公里内的癌症发病率远高于周边的言论传播甚广。“百度百科”也如此介绍,二(口恶)英毒性相当于氰化钾的1000倍,砒霜的900倍,一盎司可杀死100万人。
记者在调查中采访了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郑明辉,他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组织制定《全球二(口恶)英类污染源调查技术导则》的10名专家之一。
“很多信息都是以讹传讹,目前中文网上关于二(口恶)英类的内容80%以上都有错误。”郑明辉表示,在二(口恶)英类总计210种化合物中,只有17种有较高的毒性。由于其对豚鼠的半致死剂量为已知化合物中最低,因此获得了“世纪之毒”的称号。但“最毒”只是针对豚鼠,对于仓鼠、小鼠或者兔子等其他实验动物的毒性则会大大减弱。
“对于人,至今世界上尚未有因二(口恶)英类中毒致死报告,也没有确定因二(口恶)英类暴露而致癌的报告。未知才会带来恐惧。”郑明辉说,目前我国年排放二(口恶)英类约10公斤毒性当量,其中大气排放占5公斤,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排放量不到大气排放的1%。而人体中存在的90%以上二(口恶)英类是通过肉类、奶类、鱼类等食物摄取。
在科学界,二(口恶)英类是公认的持久性污染物,具有一定毒性、难以降解,可在生物体内蓄积,并通过空气、水和迁徙物种进行迁移。对人类来讲,过量摄入或者暴露的确会对健康造成危害。对此,郑明辉坦承,“轻视或者恐惧都不可取。经过100多年的技术发展,垃圾焚烧产生的二(口恶)英类是可防可控的。如同老虎有可能吃人,但如果我们知道它的习性,就可以掌握防止老虎伤人的办法,比如把它关到笼子里。”
如何“把老虎关到笼子里”?郑明辉表示,可采用措施使垃圾在焚烧炉内充分燃烧和彻底分解,从而避免二(口恶)英类的生成。
由于预见到焚烧会成为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就开始立项制定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其中二(口恶)英类就是控制指标之一。新修订的《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自2014年7月1日起实施,将二(口恶)英类的排放限值从严至每立方米0.1纳克毒性当量,与世界上最严格的欧盟标准一致。
“在最不利气象条件下,并且是在二(口恶)英类最高浓度落地点,按照16纳克的排放值,终身暴露的风险都可以接受。”谈及目前实行的0.1纳克标准,郑明辉说,这绝非一个临界值,而是“放心+放心”的标准。
尽管有了最严的控制标准,仍然没有人会“喜欢”焚烧厂建在自家后院,同时,周边居民还担心垃圾焚烧发电企业会对数据造假。对此,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固废处处长林晋文表示:“没有什么藏着掖着的,今后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设,既会有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在线监测平台,还会引进第三方驻厂专业人士,监管生产运营全过程,例如辅料是否足额添加等。”他还透露,今年北京还将研究出台环卫设施监管办法,确保企业完全在阳光下运营。
有环保组织曾诟病北京鲁家山垃圾焚烧发电厂不公开二(口恶)英类排放数据。2月3日,记者来到该厂区中央控制室。11时22分,1号炉膛实时显示温度为1088.6度。一般来讲,达到850度以上,垃圾就可以充分燃烧。由于该厂仍处于环保验收阶段,因此数据暂时没有对外公布。“试运行期间,我们委托国家环境分析中心测了多次,二(口恶)英类排放都远低于0.1纳克,环保验收完毕后会及时向社会公开信息。”技术负责人赵树明说,“我们天天在这儿,如果有污染,我们是第一受害者。”
目前,二(口恶)英类尚不能实现技术上的实时监测,根据生活垃圾污染控制标准,企业对烟气中二(口恶)英类的监测每年至少开展1次,并且公开数据。“尽管不能实时监测,但是可以通过炉温、一氧化碳、残渣热灼减率等间接指标来判断二(口恶)英类的排放。”郑明辉说。
林晋文表示:“焚烧发电厂应当研究二(口恶)英类排放指标的发布机制,包括历史数据和发布渠道,并作为发电厂的规范固化下来。”
“哪儿都不让建,那垃圾怎么处理?”
选址难背后的利益权衡
据北京市市政市容委提供的最新数据,2014年北京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为733.84万吨,日均2万吨。由于厨余垃圾分出率仅为5%左右,因此需要处理的混合垃圾的含水率近60%。这意味着,每天要产生大量的垃圾渗沥液,也就是饱含有机污染物的“垃圾汤”。
“垃圾汤”是臭气的主要来源。“那是一种类似消化不良的蔫屁味儿,直攻心肺,余臭绕鼻,三日不绝。”关注垃圾处理多年、足迹遍布国内外大小垃圾处理设施的环保人士黄小山形象地说。
除了臭气,还有污染排放带来的不良影响,导致无论是填埋场还是焚烧发电厂,如同大街上的公共厕所一般,人人都需要,但都不想其建在自己旁边,即所谓的“邻避”。北京市市政市容委的官员在与居民沟通时,总能听到“不管你们在哪儿建,就是不能在我们这儿建”的观点,可是,他们也很苦恼,“哪儿都不让建,那垃圾怎么处理?”
2009年,北京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提出为满足今后50年可持续发展需要,北京将在东南西北方位选址规划4个大型生活垃圾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园区。目前,北京东有高安屯,西有鲁家山,还有正在开工建设的南宫和大工村垃圾焚烧厂,基本能满足北京市东部、西部和南部生活垃圾处理。但北部地区是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洼地”,超负荷运行的填埋场在未来几年均面临封场。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