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正文

中央机关开领公车补贴满月评价不一 地方如何办?【3】

2015年02月06日10:34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发车补、拍公车后还要做什么?加大信息公开

中央层面已经开始封存公车、发放车补并进行首批公车拍卖后,获得了舆论的普遍认可。但也应该看到,公车改革绝不是把大部分公车卖掉、把车补发下去就了事。

“有关部门应以信息公开促进公车改革透明,杜绝‘闭门’改车。”新华时评指出,有群众担心车改会遭遇阻力;担心一些干部把车改当成变相福利,边拿补贴边坐公车;担心公车拍卖中隐藏猫腻;担心地方在落实中央车改政策时会变形走样,半途“熄火”。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汪玉凯认为,中央各部委应及时公布有两方面的数字:一是改革前后各部委拥有的公车数量,二是改革后用于发放补贴的财务支出情况。他表示,“只有将这些数字向社会公布以后,老百姓才能真正体会公车改革是否彻底。”

另据报道,2015新年伊始,江西新余市对全市288家公车改革单位过去一年来租用公车情况开展突击检查,发现部分单位和领导干部违规租车和违规使用单位公务交通专项经费租用公车从事一般公务活动。也就是说,这些领导干部一方面在领取车补,另一方面仍享受车改之前的特权,是典型的“两头吃”。

“公车服务中心租车记录和费用清单,除纪委要加强核查外,还应定期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各个行政机关的公车开支,也要在每年的预算中单列,接受地方人大审查,并公之于众。”《新京报》发表评论称,公车改革动了特权的蛋糕,遇到阻力在所难免,对于地方官员的“阳奉阴违”,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公务用车更加阳光化。

上一页
(责编:贾玥、赵艳红)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