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时政专题>>寻找最美地质调查队员>>中央管理地勘单位

林永忠:一辈子献身地质找矿事业,无怨无悔【2】

2014年12月24日14:45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三、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和弘扬“三光荣”理念,并赴之行动

不论是在广西第六地质队,还是在五矿勘查,不论组织安排什么岗位或什么工作,林永忠同志都乐于接受,独当一面,身体力行,勇担责任,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将“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价值理念深深植根于自己思想和工作行动中。

1990年8月,组织安排林永忠同志担任三分队支部书记、分队长兼技术负责,当时分队有三个普查组,分别在贵港古云搞金普查、玉林新村锰矿详查、贵港与横县交界的镇龙山铜银多金属普查,由于当时为雨季,长时间下大雨,矿山道路长时间无法通车,为了确保普查组的同志有饭吃、不挨饿,林永忠亲自挑着数十斤大米、面条、青菜、猪肉等步行10公里的山路送到普查组上,普查组的同志感动得热泪盈眶。

2009年6月12日,五矿勘查安排林永忠与一位年轻同志到四川省二0七地质队提供拟与五矿勘查合作的“四川省眉山洪雅县、乐山金口河区老汞山铅锌矿详查进行考察,该铅锌矿采矿窿道位于2500多米海拔的陡峭山顶上,山脚到山顶只有一条十分陡峭沟渠能攀登上到山顶,相对高差大于500米,两人以上同时登山有石块下落时,会十分危险,也不符合安全规程,年轻同志要求一同登山,林永忠坚决不让年轻人上,为考察取得第一手准确资料,坚持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一个人一步一步攀登上2500多米高的山顶采矿窿道,下山时遇到了一个5米高的陡壁,下了2米后突然悬空掉了下来,造成臂膀和颈部多处擦伤,虽无大碍,这也充分体现了他“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的精神面貌。

2011年9月以来,五矿勘查安排林永忠带领部分年轻同志从广东到广西开展离子型稀土调查工作,为准确调查了解到陡坎风化壳不同层位的稀土含量,常需要攀登上几米或更高陡坡进行刻槽取样测试,凡遇到这种情况,林永忠始终都坚持自己先上,把危险和困难留给自己,把安全和方便让给别人,充分展示了共产党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模范先锋作用。

四、青春无悔、终生无憾、愧对父母,献身地质找矿事业

林永忠同志十八九岁开始参加地质找矿工作,现已年近花甲,近四十年的地质找矿生涯,为祖国的地质找矿事业,走遍了祖国十多个省和数个国家,踏遍山路超过数万公里。与团队集体一起先后探明了玉林北市大型萤石矿、博白县油麻坡大型钨钼矿、河南省嵩县等大中型金矿(4处)等矿产地,提交萤石矿石量400万吨、钨钼矿5万吨、金金属量数十吨,潜在经济价值贰百多亿元。然而在这些成绩和付出的背后,却是他和家人聚少离多的辛酸。1985年底,正在博白县油麻坡钨矿找矿的关键时刻,林永忠同志的父亲突然病危住进了玉林医院,他没有时间回去照顾,他父亲于1986年元旦逝世,他却没尽到儿子半点孝心;2011年10月22日,他正带领团队在广东省河源矿山上进行离子型稀土调查,突然接到母亲脑出血病危的电话,从矿山下来,风尘仆仆赶回到广西陆川县的家中时,母亲已在陆川人民医院中变成了植物人,唯一的母亲也没照顾好,自古忠孝不能两全。面对家庭和父母的愧疚只能深深埋在心底。

林永忠同志自从事地质勘查工作以来,任劳任怨,甘于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认真完成每个地勘项目,做出了出色成绩。  

上一页
分享到:
(责编:刘昶荣(实习)、曾伟)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