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时政专题>>寻找最美地质调查队员>>中央管理地勘单位>>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

张光荣同志介绍【3】

2014年12月12日16:12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二、忠于信仰,把一切献给党和国家

一位八旬高龄的老人,一生中有着多少或是坎坷或是辉煌的经历,但张光荣同志从来没有忘记1956年4月3日,因为这是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那一天。他在记录自己一生经历的《党在我心中》的自传手稿中写到:我这一生的纪实是在2012年4月3日我入党56年那天开始整理的,到8月1日全部完成,用了3个月零29天。我自问没有白活,向党、国家、人民交上了一份及格的答卷,报答党、国家、人民给予我的那么多的精神和物质上永不磨灭的信仰和食粮,永远铭记“饮水思源”、“点滴之恩涌泉相报”,不忘中国共产党,永远跟党走。十八大前夕张光荣同志向党组织缴纳的5700元一次性党费,就是用五十七年的党龄汇集起来的,对张光荣同志有着特殊的意义,体现出了张光荣同志对党的忠诚热爱,体现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信仰。

对张光荣同志来说,共产党员的崇高信仰永远是他一生无悔的追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张光荣同志利用手中的资料和书籍,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事件一件一件亲笔摘抄下来汇集成册,交到陕西总队党委,表达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他在封页上写道:“值此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喜庆日子即将到来之际,为了表达对党对新中国的祝福,将经过学习、收集整理出建国六十周年历史按顺序整理成大事记,那是难忘的记忆,表示向党和新中国的祝福和心意。”

在开展创先争优、向先进人物学习的活动中,张光荣同志向党组织递交了学习我国航空发动机专家吴大观同志的心得体会,他认真摘抄了吴大观同志的生平事迹,并写道:“作为一名退休技术人员,我要学习吴大观同志刻苦钻研、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勇于探索、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崇高品德,学习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生境界,活到老、学到老、奉献到老,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201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之际,张光荣同志同样经过精心整理,将建党九十年以来的大事件按照年代顺序亲笔摘录下来,表达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生日的祝贺,他在页首写下这样一段话:万岁!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历程;永恒!一切为了中国和世界人民;奋进!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建国六十周年大事记》、《建党九十周年大事记》、《向吴大观同志学习心得体会》、《把一切献给党—一份向党汇报的人生答卷》、《自党的十六大以来重要会议资料汇编》……,在陕西总队党委办公室的资料柜里,保存着张光荣同志多年来向党组织递交的一份份饱含真情的文字材料。这一页页看似平凡普通的文字,没有多么华丽的词藻,但它饱含着张光荣同志对党的事业,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热爱,一位八旬的老人,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来都把党和国家放在自己心中最高的位置。张光荣同志把对党、对祖国无限热爱的真挚情怀倾注到一页页文字中,一段段话语中,既是张光荣同志珍贵的精神财富,也是陕西总队珍贵的精神财富。

三、奉献社会,崇高善举令人敬仰

张光荣同志的老伴唐从光老人早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两人既是校友又是同事,相濡以沫伉俪情深,携手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晚年,两位老人共同作出了一个决定,在百年之后,把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国家的医学事业,为社会再做一点贡献。张光荣同志在他的自述中这样写道:“在这同时我还有一件事,就是一生的最终愿望,把遗体捐献给医学解剖研究,为党、国家、人民尽到最后的忠孝之心,为子孙后代献出一份爱心。我这一生最突出的生理现象是肠胃特别健康,能吃能喝,两臂力气很大能提重活。”

2012年11月27日晚8点,老伴唐从光老人不幸因病去世,张光荣同志强忍悲痛,按照两人的约定,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的协助下,办理了唐从光老人的遗体捐献手续,将眼角膜捐献给西安市眼库,将遗体用于医学解剖研究。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是张光荣同志和老伴唐从光老人常说的一句话,离世的时候,唐从光老人依然关心着别人,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在遗体捐献仪式上,所有的人都把张光荣同志和老伴唐从光老人的伟大善举深深地记在了心底。老伴唐从光老人虽然离开了张光荣同志,但她的身体依然还在为医学事业服务着,帮助更多的人解除病痛;她的眼角膜依然还在工作着,还在替她注视着这个美丽的世界……。

2012年,陕西日报、陕西电视台、中国建材报、中材集团报在得知张光荣同志的事迹后,纷纷进行了专题采访报道。陕西省委直属机关工委、中材集团党委、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直属机关党委、陕西省建材工业协会党委、陕西总队党委开展了向张光荣同志学习的活动,号召广大党员以张光荣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对党的理想无限忠诚的坚定信念;学习他为党的事业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学习他对党的工作尽职尽责的工作作风。

在张光荣同志身上,让我们看到了一名老地质工作者高尚的精神境界,张光荣同志是一位值得所有人敬重的最美地质人,他的美就在于他对地质事业的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就在于他对党、对国家的无限热爱和坚定忠诚。

二O一四年十月

上一页
分享到:
(责编:刘昶荣(实习)、曾伟)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