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时政专题>>寻找最美地质调查队员>>中央管理地勘单位>>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

张光荣同志介绍【2】

2014年12月12日16:12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最 美 地 质 人

——记中国建材地勘中心陕西总队退休老地质专家张光荣同志

张光荣同志是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陕西总队的一名退休地质工程师。在张光荣同志40多年的地质生涯中,他服从组织安排,工作兢兢业业,一生无怨无悔,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给了祖国的地质找矿和矿物晶体研究事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八十岁高龄、有着五十七年党龄的张光荣同志,自愿向党组织缴纳5700元一次性党费,并表达了百年之后向祖国医学事业捐献遗体的愿望,展示出老一代知识分子忠于党、热爱祖国的崇高情怀。

一、热爱地质事业,一生执着无怨无悔

1952年,19岁的张光荣从四川省资中县中学毕业,那时的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品学兼优的张光荣怀抱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为国家的建设事业多找宝藏的美好愿望,走进了北京地质学院地质勘探系,开始了自己40余年的地质人生。

大学毕业后,张光荣同志放弃了到国家部委工作的机会,选择留在学校,与我国著名的结晶矿物学家彭志忠教授一起,成立了矿物教研室,开展结晶矿物学的研究工作。

在那个时代,我国用于结晶矿物研究的仪器设备还相当缺乏,张光荣同志协助彭志忠教授,和教研室的同志们一起自己动手,将医用的X光机进行改造用于矿物研究工作。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张光荣同志所在的矿物教研室克服重重困难,开展了“葡萄石晶体结构分析”、“包头矿晶体结构分析”、“香花石晶体结构分析”等结晶矿物科学研究,取得了在国际上都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期间,张光荣同志还协助彭志忠教授编写了《X射线分析》和《X射线分析简明教程》的著作,共同完成的《若干矿物晶体结构和晶体化学研究》成果荣获了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1962年9月,张光荣同志接受组织安排,从北京地质学院调到原国家建材部地质公司继续从事矿物研究工作。在地质公司,张光荣同志在彭志忠教授的协助下,经过多方努力,从前苏联引进了我国第一台“YPc-60型结构分析用X光机”用于矿物结构分析研究。从此,张光荣同志便和这台仪器结下了不解之缘,一直伴随着他走南闯北,度过了以后的31年工作生涯。

当时,这台仪器属于国家机密,在引进之初就制定了专人专用,仪器到哪人就到哪的制度。于是张光荣同志义无反顾地接受组织安排,肩负起了管理使用这台仪器的重任,这台仪器被调拨到哪里,张光荣同志的工作岗位就被安排在哪里。随着这台仪器,张光荣同志离开北京来到西安,被下放到驻马店五七干校,又返回北京,再次又调到西安……,31年里,张光荣同志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历尽千辛万苦,但从来无怨无悔。

直到1993年张光荣同志退休的时候,上级单位安排专人来接收这台仪器,当看到这台已有31年历史但保养如新,仍在正常工作的设备;看到一摞摞精心整理的使用记录和研究资料时,无不为张光荣同志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所折服。

张光荣同志长期从事岩石和矿物晶体分析研究工作,“业精于勤”是张光荣同志的座右铭。在工作中,张光荣同志兢兢业业、刻苦钻研,为我国的地质科学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曾长期担任中国宝玉石协会理事,全国矿物X射线晶体学委员会、全国成因矿物学专业委员会、陕西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等多个地质专业学会的委员,并荣获过原国家建材部科技成果二等奖等多项奖励,被国际结晶学会授予“世界结晶学家”称号,编著的《蛇纹石矿物学性能测试》、《中国石墨矿床地质》等多部著作和数十篇学术论文在地质学界有着广泛影响,其中《陕西省略阳县五花石的矿物学研究》还被收录在美国化学学会《化学文摘》中。正是由于张光荣同志在岩石和矿物晶体分析研究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在1987年被原国家建材局首批授予成绩优异高级工程师,并被国务院评为有突出贡献享受国家及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待人诚恳、正直坦荡的处事之道,是张光荣同志作为老一辈知识分子的风骨。直到今天,和他曾经一起工作过的同志们,无论年龄大小,都亲切地尊称张光荣同志为“张老师”。

张光荣同志退休后,仍关心着党的事业,关心着陕西总队的发展。自退休至今,他一直担任着离退休支部党小组长,积极参加和支持陕西总队党委组织的各项活动。在每年收缴党小组成员党费的工作中,张光荣同志不顾自己年迈体弱,亲自来到每个党员的家中,遇到离家在外无法联系的党员,张光荣同志都是自己先垫交,从来不因此而影响党费收缴工作。更难能可贵的是,张光荣同志作为一名老党员,每当在陕西总队工作需要的时候都能够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积极献计献策,不顾年老体迈协助单位四处奔走。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出了陕西总队一百八十余名离退休党员和三百五十余名离退休职工关心总队发展、热爱总队事业的崇高精神风尚。

2007年,已退休多年的张光荣同志得知他曾经工作过的陕西总队测试研究所接受国家发改委的委托,负责编制《非金属矿物和岩石化学分析方法》系列行业标准和《刚玉粉化学分析》国家标准。张光荣同志主动来到测试所了解规范的编制情况,并结合自己在岩石矿物分析方面的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参与规范编写的年青技术人员受益匪浅。

上一页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刘昶荣(实习)、曾伟)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