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地质队员”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青海总队孔祥福同志推荐意见
孔祥福, 1992年大学毕业后到青海总队,一干就是20年,无论地质勘查的“冬天”还是“春天”,他始终不离不弃,坚守地质找矿一线,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抛洒在青藏高原广袤的土地上。
曾主持青海省德令哈市桃斯图石灰岩矿普查”、“青海省德令哈市曼提石灰岩矿普查”等数十个勘查项目,为柴达木经济循环圈建设提供了资源保障;“青海省都兰县看特尔一带石墨矿普查”作为青海省首个晶质石墨矿的勘查项目,为推动总队乃至省内晶质石墨矿勘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孔祥福经常在4700米的勘查区开展工作,面对海拔5000米的高峰,高原反应经常折磨着他。每天起床后都会流鼻血,每天都要头晕、恶心。即使这样,孔祥福依然按计划提供找一个有一个地质勘察报告。
孔祥福因在青海省金属、非金属地质勘查矿产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2011年被青海省国土资源厅评为青海省国土资源系统优秀地质专家(省级)称号。
根据孔祥福二十多年来的凭着过硬的技术水平和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用平凡与坚持践行着地质人“三光荣”、“五特别”精神。为此,特推荐孔祥福同志为“最美地质队员”人选。
最美地质队员
——建材地勘青海总队地勘二院总工程师孔祥福
孔祥福,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青海总队地勘二院总工程师,青海省国土资源系统优秀地质专家、地质找矿先进个人。孔祥福1992年大学毕业后来到青海总队,一干就是20年,无论地质勘查的“冬天”还是“春天”,他始终不离不弃,坚守地质找矿一线,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抛洒在青藏高原广袤的土地上。
由孔祥福主持的“青海省德令哈市桃斯图石灰岩矿普查”、“青海省德令哈市曼提石灰岩矿普查”、“青海省德令哈市额门勒茨格石灰岩矿详查”三个大型石灰岩矿山的勘查工作,其成果为我省柴达木经济循环圈建设提供了资源保障;“青海省大通县石山乡滴水滩矿区粘土矿小矿勘探”项目为我省优质陶瓷粘土提供了产源;“青海省格尔木市三岔口玉石矿”项目填补了青海省内昆仑玉矿床勘查的空白,奠定了我队在青海省软玉(昆仑玉)成矿机理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青海省都兰县看特尔一带石墨矿普查”作为青海省首个晶质石墨矿的勘查项目,为推动总队乃至省内晶质石墨矿勘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多年来,孔祥福凭着过硬的技术水平和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践行着地质人“三光荣”、“五特别”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艰苦奋斗,再创地质勘查新业绩
90年代是地质行业的低谷,项目少、资金短,许多技术干部纷纷“另谋生路”。在这样的环境下,孔祥福怀揣着地质梦想,从大学进入总队,成为一名技术干部,由此开启了绚烂的地质人生。
1992年至1996年期间,孔祥福先后参加了“青海省大通县其美牙豁萤石矿地质普查”、“青海省大通县元朔乡毛家沟矿区黑沟屏石灰岩矿地质勘探”、“青海省玉树县巴塘乡尺候石灰岩矿地质普查”等勘查项目。
孔祥福在担任技术干部时期,认真工作、努力学习。当时,为了弄清岩脉规律,孔祥福拿着地质锤,翻山越岭,跑了几公里,鞋底烂了都没有发觉。项目从设计到实施,再到整理资料、编写报告,孔祥福自始至终积极参与,学会了一整套技术方法,为接下来的“带队伍”打下了基础。
孔祥福自1997年担任项目技术负责以来,他在提升原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克服自然环境困难,全面学习了金及其他金属矿床的勘查规范,积累并掌握了金属找矿的经验。
1999年,孔祥福带领项目组前往平均海拔5000米的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南山口地区开展岩金矿地质普查。因为道路崎岖,车辆无法驶入,需要步行6公里才能进入勘查区。为了节省费用、节约时间,孔祥福决定在海拔4700米的勘查区安扎帐篷,随之而来的是高原反应,每天起床后都会流鼻血。项目组每天都要面对海拔5000米的高峰,头晕、恶心几乎在折磨着每一个人。有一次,一名技术干部爬山过程中突然头晕、呕吐,腿脚发软不能行走,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孔祥福立刻背他下山,在简单的服用药物后,送往最近的医院治疗;此时已到深夜,孔祥福守在床边彻夜照看,直至病症痊愈。一夜未眠的孔祥福在回到工地后立即投入了工作。
勘查区海拔高,气候极为寒冷,即使是夏天也会下雹降雪。一次,孔祥福与技术干部上山,途中遇到了冰雹,坚硬的冰块砸在头上特别痛,孔祥福当即决定大家快速下山,并将衣服披在了年轻技术干部的身上。刚走到山下,便下起了暴雪,地面瞬间变成了白色。
恶劣的环境下,孔祥福带领着项目部克服了巨大的困难,最终在勘查区域发现了多处金矿(化)体。经检测,金品位最高达16g/t,受到了省国土厅等上级部门的关注。
2000年至2003年间,孔祥福负责的“青海省大通县石山乡滴水滩矿区粘土矿小矿勘探”项目为我省优质陶瓷粘土提供了产源,得到了上级部门的一致好评。“青海省乌兰县饰面花岗石材预查”项目提供了4处可供下一步地质工作的矿产地,其中的阿日次特饰面花岗岩及沙柳泉饰面大理岩现已被开发利用,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
2004年开始,孔祥福先后主持了“青海省德令哈市桃斯图石灰岩矿普查”、“青海省德令哈市曼提石灰岩矿普查”、“青海省德令哈市额门勒茨格石灰岩矿详查”三个大型石灰岩矿山的勘查工作,共提交332+333+334高品质的石灰岩矿石资源量16.49亿吨,其成果为青海省柴达木经济循环圈建设提供了资源保障。其中《青海省德令哈市桃斯图石灰岩矿普查报告》于2006年被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评为优秀地质勘查成果三等奖;“青海省德令哈市额门勒茨格石灰岩矿详查”成果荣获青海省2011年度地质找矿成果二等奖;《青海省德令哈市额门勒茨格石灰岩矿详查报告》荣获2012年度中材集团优秀地质勘查成果二等奖。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