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李忠水为“最美地质队员”事迹材料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吉林总队
李忠水,1981年5月出生,安徽巢湖人,中共党员,2004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地质学专业,现任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吉林总队地质项目经理,工程师,吉林大学岩石地球化学专业在读研究生。2006年进入吉林总队工作以来,历任地质技术员、项目组长、项目负责人,从事水工环地质、矿区地质、基础地质工作,一干就是9年,9年间与他同期参加工作的同学因克服不了山高路陡、环境艰苦等重重困难而先后离开,只有李忠水1 人选择了坚守,将人生最美的青春年华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地质事业。他是一名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成长进步的优秀地质工作者。
参加工作以来,先后被中国中材集团团委授予“青年技术能手”、吉林省直机关工委 “青年技术能手标兵”、“吉林省经济技术创新能手”称号。连续8年被总队评为“优秀员工”,连续6年被总队授予“青年技术标兵”称号,多次被总队党委、团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共青团员”。
一、坚守野外一线工作9年,践行“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他坚持工作在条件十分艰苦的野外生产第一线,年年全面完成各项地质工作任务,为国家地质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材集团组织的《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优秀工作者评选活动,我脑子里出现的第一人选就是李忠水。”吉林总队的领导这样说道,这也是全总队上下共同的意愿,他在广大职工群众中有很好的口碑。在评选活动中,李忠水得到了普遍的肯定。这次评选活动采取基层单位推荐、集团系统普评的方式进行,遴选出30名候选人,最终确定10名受表彰人员。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年轻地质队员,我履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组织和领导却给了我很高的荣誉。我深知,离优秀地质工作者的条件和要求还有差距,我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我的地质梦竭尽全力。”今年6月4日,在中材集团“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先进事迹报告会上,李忠水谦虚地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报告会一结束,李忠水立刻返程,赶往工地,他负责的地质区调项目已进入野外检查关键阶段,还有大量后续工作等着他和同事们去做。
有人说,只要进入地质行业工作,就是奉献。在吉林总队的9年间,李忠水一直坚持工作在条件最差的工地。跑的是最远、最复杂路线。平均每天行走山路几十里,多次在险要地段摔伤,留下肩周炎、肠炎等疾患。
工作9年,他在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中取得了突出的业绩:参与并完成了吉林省白山市黑沟白云岩矿勘探(大型)、吉林省长春市羊圈顶子大山水泥用灰岩矿勘探(特大型)、吉林省磐石市烟筒砬子矿区水泥用灰岩矿勘探(大型)、吉林省临江市双山子-东双山子硅藻土矿勘探(大型)和吉林省临江市五道沟硅藻土矿详查(中型)等16个大中型地质勘查项目的野外地质及报告编制工作。累计找到大型矿床5处,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负责的地质项目在地质行业曾多次获奖,其中吉林省长春市羊圈顶子大山水泥用灰岩矿勘探成果荣获吉林省优秀找矿成果奖,吉林省白山市黑沟白云岩矿勘探项目成果荣获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优秀地质勘查成果)三等奖,吉林省磐石市烟筒砬子矿区水泥用灰岩矿勘探成果荣获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优秀找矿成果)二等奖,吉林省临江市五道沟硅藻土矿详查成果荣获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优秀找矿成果)二等奖。
完成《吉林省桦甸市公郎头区丰泰油页岩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等20份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的编写工作,均已评审通过,并得到利用。
2012-2013年度作为单矿种(硅藻土矿)项目负责人参与全国重要非金属矿资源潜力评价项目,负责全国硅藻土矿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完成《全国重要非金属矿资源潜力评价硅藻土矿资源潜力评价报告》编写,成果报告已通过评审,获专家好评。该项目成果通过全面收集基础地质资料、勘查及科研成果、矿山开发利用现状、产销供需数据,基本查清了我国硅藻土矿的资源现状,系统分析和研究其供需形势,系统分析和评价我国硅藻土矿资源潜力,可为我国硅藻土矿产资源保障战略规划提供依据。
此外,李忠水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和中央地质勘查基金项目预算考试,取得预算员证书,所编制的预算均获专家好评,多项预算成果被评为优秀。
目前,他负责的吉林总队第一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吉林1∶5万榆树河子(K52E009005)、黄泥河子(K52E009006)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已经进入第二个工作年度,该项目位于长白山区,抚松、桦甸、靖宇三县市交界处的无人区,松花江横贯调查区,条件十分恶劣,工作难度非常大,但在他的带领下,项目组成员不畏山高路陡、条件艰苦,每天走十几公里山路开展地质调查工作,尤其是在松花江两岸开展地质调查工作时,由于没有车辆通行的道路,只能步行至江边上船,为了保证调查时间,大家都是4点多出发,晚上19点多才回来,在这期间,他总是跑最复杂、最难走的路线,起的最早,回来的最晚,每次背回来的样品也是最多,别人对他说,这么难走的路,你还背这么多的样品。他回答说:正是因为难走,下次不一定能再去了,所以必须要观察好、记录好;样品要取好、取全。经过大家的全力拼搏,项目进展良好,超额完成了设计工作量,并初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找矿效果明显:项目总体设计、年度工作方案和年度工作成果报告被中国地质调查局东北项目办评定为优秀级;发现金、银矿(化)点4处、铁矿(化)点1处、硅石矿点2处,进一步工作有望发现金、银矿产地。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