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

中国人均水资源2100立方米 将以奖代补激励国民节水

辛闻

2014年09月29日11:01    来源:中国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中国人均水资源2100立方米 将以奖代补激励国民节水

  水利部副部长李国英介绍中国节水灌溉状况。中国网 李佳摄

  中国网9月29日讯 水利部副部长李国英今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我国是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只有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解决水资源危机的首要途径是节流。他透露,我国将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节水灌溉激励机制。探索民办公助、以奖代补等实现途径,鼓励引导农民成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管理的主体。通过完善价格、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节水灌溉。

  李国英说,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水缺。特别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水资源,人均只有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随着我国人口不断增加、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对生态环境质量要求的逐步提高,水资源不足已越来越成为严重的瓶颈制约。

  解决水资源危机的出路:一是开源,二是节流。就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和水平而言,节流应为首要途径。农业是第一用水大户,也是节水最具潜力的行业。大力发展节水灌溉,自然就成为我国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必然选择。

  因此,中国政府提出“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新世纪以来,连续11个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都要求把节水灌溉作为重大战略举措。截至2013年底,全国有效灌溉面积达到9.52亿亩(6347万公顷),其中节水灌溉工程面积4.07亿亩(2711万公顷),约占有效灌溉面积的43%。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14亿亩(1427万公顷),约占有效灌溉面积的22%,其中低压管道输水1.11亿亩(740万公顷)、喷灌0.45亿亩(300万公顷)、微灌0.58亿亩(387万公顷)。

  李国英指出,节水灌溉成效主要体现在,一是节约了水资源。2000年以来,我国农田亩均灌溉用水量由420立方米下降到361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43提高到0.52,农田灌溉用水量占全社会用水总量的比例从63%降低到55%,有效灌溉面积由8.25亿亩增加到9.52亿亩。二是增加了粮食产量。节水灌溉措施亩均增产粮食10%-40%。2000年以来,单方灌溉水粮食产量由1.33公斤增加到1.75公斤。三是提高了肥料、农药使用效率。高效节水灌溉实现了水肥药一体化,与传统灌溉方式相比,肥料、农药利用率提高了5%-20%。四是发挥了综合效益,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节水灌溉不仅实现了节能、省地、省时、省工、减排等综合效益,而且提高了技术集成、机械化、专业化生产经营程度,促进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五是带动了节水产业发展。目前,全国生产节水灌溉设备和材料的厂家已有2000多家,形成了年生产3000多万亩节水灌溉设备和材料的供应能力。同时,节水灌溉的产、学、研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曾伟、袁勃)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