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

人民日报评论部:超规格纪念抗战胜利纪念日透露啥信号【2】

2014年09月03日21:11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 中国:对日进入战略相持与对冲期

高调纪念抗战胜利,也意味着中国对日策略甚至战略上的微妙变化。

应该说,虽然主流是友好的,但中日关系问题不断。从歪曲历史的教科书,到领导人参拜战犯,再到购买并“国有化”钓鱼岛,日本一直是各种挑衅行为的主语。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可说处于“守势”。

其实,自2006 年中日开始建立和发展双边战略互惠关系,两国关系已趋稳定。然而,2010 年以来由于日本的挑衅性举措,中日政治争端进一步加剧。尤其是安倍内阁的政治右倾化严重影响着中日关系走向。而一个巧合是,2010年,正是中国经济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的“关键之年”。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在核心问题上,更不会向日本让步。在战略上,中国需要有更多手段来反制日本。在国内高调纪念抗战胜利,无疑就是其中一个。这不仅仅是舆论战,更意味着由于双方实力的逆转和消长,中日关系正在进入了一个战略相持和对冲期。

而从中国国内的情况看,高规格的纪念,也绝不仅是要给日本施压。

这也是当今中国之所需。一段时间以来,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密集升温。核心价值观,分为三个层面,总共十二个词。其中国家层面的“富强”、个人层面的“爱国”,都可说与抗战精神紧密相连。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重新强调了“抗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饶、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可见,高调纪念抗战,绝非挑动民族主义情绪,而是力求进一步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 世界:谋求更多议程设置权

而如果跳出中日关系,从新一届中央领导的外交布局上看,或许更能理解这种超规格纪念中透露出来的信息。

不久前,习近平短访蒙古国。之前的7月,他还同样“旋风般”地访问了韩国。这被媒体称为“点穴式”外交。这种以邻国为对象的短平快出访,相信会越来越多。这样的出访,折射出的是中国在外交战略上对周边区域的重视。毕竟,中国首先应该是一个区域大国,然后才是一个世界大国 。

7月,习近平访问韩国时,虽然中方的新闻发言人一直表示,中韩友好并不针对日本。但在首尔大学的演讲中,习近平提到了400多年前的“壬辰倭乱”和70多年前的抗日战争,都是两国共同抗击日本入侵的记忆。看着在对日的外交、历史问题上有着共同观点和共同诉求的两国领导人言笑晏晏,肯定有人会坐不住。在东亚形势的塑造上,中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而各个国家也都在预测中国未来的战略走向,进行前瞻性的部署。中国国内对于抗战胜利的高调纪念,肯定也会影响到周边国家的表情。

而从更大的角度看,中国也在谋求更强的“全球塑造力”。金砖国家共同建立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总部就设在了中国。这体现出,不管是在国际舆论还是在外交往来中,中国都会更加重视议程设置能力。

在习近平的“七七讲话”中,专门提到了抗日战争“为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而在今天下午的“九三讲话”中,同样提出“历史无法重来,未来可以开创”。通过纪念抗战胜利,中国展示的是和平发展的形象,展示的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在某种程度上看,这样的纪念,参与者不仅是中国,观众也不仅仅是日本。

上一页
分享到:
(责编:赵艳红、肖红)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