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8月14日19时讯(记者 龙新) 为了进一步提高中欧班列开行质量,建立健全班列服务体系,完善服务标准,按照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2014年8月14日,中国铁路总公司首届中欧班列国内协调会议在重庆召开。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张智奎、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副局长兼营运中心主任郭玉华,以及成都、郑州、武汉、苏州、义乌等地政府和各地中欧班列平台公司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重点研究了提升中欧班列竞争力的具体措施,围绕统一品牌标志、统一运输组织、统一全程价格、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经营团队、统一协调平台,强化机制和装备保障“六统一、两保障”的原则,颁布了《中欧班列组织管理暂行办法》,签署了《关于建立中欧班列国内运输协调会备忘录》。会议的主旨是:同筑平台、资源共享、创响品牌、共赢发展,会议的目的是及时解决班列开行问题,共同提高中欧班列的开行质量。
会议明确,下一步各方将重点围绕提高中欧班列运行品质和服务水平、铺划全程运行图、开展全程优惠价格谈判、做好回程货源组织、推动国际联运运输邮政专用品、统筹做好宣传等开展工作。
会议还通报了中欧班列近期开行情况。从2011年重庆开行至杜伊斯堡班列以来,截至2014年8月13日,各地共开行中欧班列249列,其中2014年共开行110列。
中国铁路总公司将首次中欧班列国内协调会议放在重庆召开,体现了中铁总公司对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中欧铁路大通道建设的高度重视。重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开行中欧班列的先行者,为中欧班列的常态运营做出了大量开创性地工作。今年以来,为推进中欧班列有序发展,更好发挥以重庆至杜伊斯堡为代表的中欧班列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基础和支撑作用,重庆市重点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促进中欧班列的发展:一是开行了去回程公共固定班列,目前去程基本上稳定在每周3班左右,回程每月2-3班。二是发挥产业优势,全方位组织班列货源。重庆每年生产各类IT产品和网络终端近亿台,其中40%要销往欧洲。三是加快重庆铁路口岸开放建设。规划了50万平方米口岸作业区,预计到2015年,将建成15万平方米的口岸作业区,铁路口岸外贸集装箱将达到7万标箱。
重庆市高度重视并积极支持中铁总公司牵头打造中欧班列,有利于增加中国铁路与沿线铁路的谈判实力,有利于各地统筹协调发展,有利加快中欧班列做大做强。下一步,重庆市及与会各方代表将重点围绕贯彻落实国务院会议精神,积极配合中铁总公司组织稳定的货源,增加运量,降低全程物流费用,提高中欧班列的竞争力,为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供基础和支撑作用。
(来源:华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