闁告帒妫旈棅鈺呭礆妫颁焦鐪芥慨妯诲灥娴滄洟宕¢敓锟�
人民网>>时政

  

文化惠民期待统筹协调(回音壁)

2014年08月09日03:2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加大投入与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这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当前,一些文化惠民工程多头投入、多头管理,实际效益不高,缺乏与其他系统、其他项目必要的沟通与协调,错位、越位、缺位现象并存。建议统筹、整合各种文化惠民项目,形成合力。为此需要树立“大文化概念”,加强统筹协调,相对集中资金使用,整合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的相同、相近、相关的资源,将由文化部牵头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的统筹协调功能落到实处。

  ——陈力(国家图书馆副馆长)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要加快文化立法步伐,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推进文化领域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的机制化建设。

  同时要调整税收政策。许多国家的文化艺术机构每年来自社会的赞助收入基本在30%至60%左右。而在我国,赞助文化艺术事业还要先交营业税、教育附加费、所得税,不享受税收优惠,所以企业没有积极性,京剧、芭蕾、交响乐很少或得不到赞助。

  ——陈平(国家大剧院院长、党委书记) 

  商洛市剧团成立于1950年。是“商洛花鼓”和“商洛道情”两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2010年,剧团完成改制,改制后,尽管取得了显著成绩,演职人员得到了优化组合,但也让一批有经验的演员及主创人才流失,削弱了实力。由于剧团性质改变,后备力量已经形成潜在危机,将导致人才青黄不接。此外,广大农村群众对传统戏曲演出需求特别迫切,可上级政府组织的文化下乡,加上我团赔本的公益演出,难以持久,非常需要资金的有力支持,使这种演出可以常态化、永久化。

  ——李小斌(陕西商洛市剧团公司总经理)  

  虽然如今民乐很吃香,但主要体现在少儿学艺上,功利化的目的很明显,大量的民乐专业毕业生实际改了行,放弃了学习多年的本行,这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极为不利。

  如果想传承民族音乐,必须要有切实可行的教育规划,一旦学成,就必须有地方可去,有用武之地,否则,国家花费了很多资金和师资培育人才的努力就会前功尽弃,对个人、对国家、对民族文化都不利。

  ——陈军(二胡演奏家)  


  《 人民日报 》( 2014年08月09日 06 版)
分享到:
(责编:袁勃)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