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4月10日电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贵州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面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摒弃惯性思维和传统方法,进一步突出监督重点,改进监督方式,坚持以纪督政、以纪促政,更加科学高效地履行好执纪监督问责。
改进查办案件方式
全面清理问题线索。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省纪委的要求,对近五年来反映同级党委管理干部的问题线索进行全面清理,统一登记,建立台账,按照拟立案、初核、暂存、留存和了结五类线索处置方式和标准,逐件提出处理意见,提高利用效率。着力在初核阶段下功夫。通过侧面了解、发函、谈话等方式,对反映党员干部的问题线索进行全面的了解核实,打牢初核基础,提高成案率。2014年1-2月,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初核755件,同比增加34件;转立案591件,同比增加104件;初核转立案率同比提高24.6%。整合办案力量。各级纪委在对外健全与反腐败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的定期会商、线索移送、协同办案等工作机制的同时,对内积极整合纪检监察系统资源,狠抓依纪依法安全办案,着力提升办案质量和效益。毕节市整合派驻纪工委监察分局和民生特派组办案力量,建立256个办案协作区,开展联合办案、交叉办案和全员办案。铜仁市审理部门提前介入办案过程,对案件证据材料进行事先把关,加快了办案节奏,提高了办案质量。遵义县将全县27个乡镇纪委划分成5个案件审理协作区,推行乡镇自办案件“双审”制,协作区内乡镇之间开展交叉审理后移交县纪委集中审理。安顺市以市矿山救护队为依托,建设和充实纪检监察机关办案陪护队伍,有效解决陪护队伍人手短缺问题。
改进监督管理方式
创新作风建设监督。在加强日常监督和集中明查暗访的同时,不断创新监督方式,采取定期调取发票记录倒查公款消费情况,利用公安交警“天网监控工程”倒查公车私用行为,坚决纠正“四风”,进一步提高执纪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毕节市和所属的9个县(区)、普定县推行党政“一把手”向纪委全委会述廉述德述责并接受评议制度。遵义市在市直机关开展“三晒两评一报告”活动,政府职能部门“一把手”在电视上公开述职,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贵阳市拟出台《关于加强对“一把手”权力运行监督的实施意见》,建立完善权力清单制度,改进对“一把手”权利运行的监督方式。监督关口前移。充分运用约谈、函询、监察建议书、整改通知书等形式,督促责任部门、责任领导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好整改落实,避免养痈遗患。六盘水市对34个公务用车管理、公务接待不规范的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对市县“两会”期间违反会风会纪的34名市县人大代表进行了打招呼谈话。铜仁市对地方、部门和系统在作风方面问题较多的党委(党组)和纪检组(纪委)主要负责人进行提醒谈话和诫勉谈话共20人次。赫章县印发《作风建设提醒函》,配套开展了多轮明察暗访,对32名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了诫勉谈话。
改进预防教育方式
各地通过开展领导干部廉政谈话、警示教育大会,重要时间节点发送廉政短信,网络和电视访谈等形式,突出预防教育的针对性和鲜活性,构筑预防党员干部腐败防线。毕节市坚持每年召开1至2次党风廉政教育大会、每季度开展1次“廉政大讲堂”活动,在《毕节日报》建立“廉政镜鉴”,定期通报典型案例,推进教育常态化。铜仁市开展以“廉洁自律、勤政为民”为主题的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四个一”活动,即看一套警示教育光碟,听一场警示教育报告,读一本警示教育读本,写一篇警示教育心得。同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运用播放公益广告、民间艺术等形式,推动廉政文化进机关、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农村,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黔南州举办“勤廉杯”摄影大赛,大赛优秀作品在州两会和纪委全会期间集中展出。汇川区把廉政灯箱广告置于辖区中心滚动播放,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