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北京:生态公墓拟年内建设试点 烈士墓全部完成修缮【2】

2014年03月27日07:33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北京:生态公墓拟年内建设试点 烈士墓全部完成修缮

  ■ 生态葬的5种方式

  立体安葬 即壁葬。以长青园公益性立体安葬为例。

  骨灰撒海 彻底不保留骨灰。

  骨灰深埋 以八宝山人民公墓的怀思阁为例。

  树葬 如长青园骨灰林基地(位于朝阳区)、长安园骨灰林基地(位于海淀区)、景仰园骨灰林基地(位于昌平区)。

  花葬 如丰台区的思亲园骨灰林。

  选择生态安葬可登录北京市民政信息网或拨打96156查询,即可获得生态葬方式的墓地的具体地址和电话。

  ■ 服务

  民俗活动走进墓园

  据了解,今年北京将新增“民俗活动进墓园”,在重点墓园开展太极剑、太极拳、抖空竹、踢毽子、放风筝、放河灯、插柳等清明民俗活动,寄托对先人的思念。同时还将联合精神文明办、石景山区政府、北京电视台等单位举办第七届清明诗会;推出“民俗专家话清明”系列活动;并结合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行动,宣传烈士英雄事迹,开展红色印迹活动,缅怀革命先烈。

  在便民利民方面,扫墓重点日期间,市属公墓将免费提供祭扫鲜花,增加骨灰撒海随行人数;继续开展“红绿蓝”三项共祭活动,举办骨灰撒海海上公祭,广泛开展社区公祭;免费提供便民手册、祈福墙、黄丝带、千纸鹤、轮椅、雨伞、水桶、毛巾、摆渡车、祭扫专线、预约服务、医疗保障点等服务;以八宝山在线和96156为平台,免费开通网上纪念馆;有条件的扫墓点业务厅实现WIFI信号覆盖。(记者闫欣雨)

  ■ 相关新闻

  北京烈士墓全部完成修缮

  包括3971个烈士墓和215个烈士纪念设施;修缮补助最高可获10万

  新京报讯 (记者闫欣雨)经过三年时间的普查和修缮,北京市迁移、整合、修缮烈士墓和烈士纪念设施的工作已全部完成。据不完全统计,中央、市、区三级总共投入资金1亿多元,总共完成3971个烈士墓和215个烈士纪念设施的修缮工作。

  据了解,通过普查,全市需要新建迁移的烈士墓有2487个,修缮的烈士墓1484个。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红兵介绍,修缮主要采取“修、迁、改、建”的形式。

  按照保护原则,对有重大影响、不宜搬迁的著名的零散烈士墓以及纪念设施,原则上原地修缮。属于文物部门保护的零散烈士纪念设施,在与文物部门协商的基础上,采取相应措施予以保护。

  对有一定规模的烈士墓群,且墓群所处位置和环境适合长期保护的,应就地改建成烈士陵园;对无人管理的、零散和规模较小的烈士墓,集中迁入烈士陵园安葬,没有烈士陵园的应新建烈士陵园;对乡镇管理的烈士墓,原则上就地改造,完善相关设施。

  李红兵介绍,为使各类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抢救保护补助经费科学合理,北京市民政局与财政局通过深入区县调研和测算,确定了补助标准。

  具体补助标准是,新建1个烈士墓补助9000元,维修一个烈士墓补助6000元;维修一个纪念碑、雕塑补助2万元;维修一个纪念亭补助5万元;维修一个纪念塔、馆、堂补助10万元。

  此外,为了实现对墓园的长效管理,针对不同墓园的情况,还采取了争取机构编制、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使烈士纪念设施长效管理全覆盖。

  【探访】

  昌平烈士陵园清明开放

  昨日,在北京市昌平区烈士陵园记者看到,由主题纪念馆、纪念广场(纪念碑、英烈墙)、烈士园区三部分组成的陵园已经修建完成,今年清明节期间开放。

  据了解,这里安葬自抗日战争以来各个历史时期为国捐躯的英烈。

  昌平区民政局优抚科科长高潮介绍,昌平区以前的烈士陵园和昌平区殡仪馆在一起,不方便群众祭拜。新的烈士陵园是在流村镇西峰山村烈士陵园基础上改扩建而成的,总投资达7000多万。建成后,以前的烈士陵园也迁至这里,一些偏远的无名烈士墓也迁过来。目前这里的500个墓穴已经迁入400多个。

  据介绍,昌平区对零散烈士墓的设施的修缮是依据“1+4”的管理保护方案进行的,“1”是指一座大的烈士陵园,即“昌平区烈士陵园”,“4”是指四座小的烈士陵园,包括桃林烈士陵园、大汤山烈士陵园、上店烈士陵园和狼儿峪烈士纪念碑。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