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21日电 题:四大政策因素影响中国楼市价格走势
新华社记者 刘斐 倪元锦 王建华
中国房地产市场在传统春节淡季过后并未出现前几年同期的热度,——房价整体上尽管仍然上涨,但是,涨幅的收窄以及对后市的影响令人关注。
中国国家统计局本周二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个数分别比1月份减少5个和2个,而同比价格平均涨幅分别比1月份回落1.3个和1个百分点。
此外,2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96.91,比上年12月份回落0.3点。
尽管从个别月份表现判断中国房价是否出现拐点是很难的,而且在诸多因素中,房地产价格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是最深的,但是,仍然可以看出,至少有四大政策因素将直接或间接影响房地产市场的走势。
整顿金融市场
最近10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火爆”吸引大量金融资本流入,其中,许多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追求与依赖也引导了借贷资金的流向。
尤其令人关注的是,膨胀迅速的“影子银行”的诸多资金也流向了房地产和与之相关的产能过剩行业,在加大金融风险的同时,“火上添柴”般地进一步催热楼价。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陈雨露表示,中国房地产业吸收了很大的金融流动性,并给货币进入房地产以外的实体经济造成了难以忽视的困难,几乎可以说,房地产业对新增货币是有多少吃多少。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对深化金融改革作了重要部署。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举行的记者会上说,对于“影子银行”等金融风险,我们也正在加强监管,已经排出时间表,推进实施巴赛尔协议Ⅲ规定的监管措施。
分析人士表示,由于信托产品、理财产品等诸多金融产品以房子作质押和抵押,及早整顿金融市场、管控金融衍生品风险,对中国未来金融系统性安全意义重大。
陈雨露表示,房地产市场必须实现持续健康发展,而不能寅吃卯粮、涸泽而渔,没有稳定的房地产市场,深化金融改革谈不上,而没有深化金融改革,房地产市场也很难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中国一些房地产企业已经集中出现资金流动性问题。而上一次出现此种情况还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初。一些市场人士认为,在深化金融改革的大背景下,无论是房企再融资还是房企重组,都难以再现曾经的“流动性盛况”。
陈雨露说,金融体系需要针对未来房地产市场可能形成的下跌风险进行预估,既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又符合国家宏观调控,而国家需要针对未来十年中长期房地产市场进行分类调控和精准调控,助力房地产业回归理性,极力避免出现大涨大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