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有效传承 民族文化更加繁荣——西藏和四省藏区近年来文化发展综述
新华网兰州3月20日电 近年来,西藏和甘肃、青海、四川、云南四省藏区不断深入挖掘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充分发挥其在旅游、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藏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保护中有效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发展。
加强“硬件”保护 让藏文化传承有“根”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拉卜楞寺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最大寺院之一,是藏传佛教文化的重要传承寺院。目前,这座寺院正在进行建寺300多年来首次大规模修缮。修缮工程自2012年9月启动以来,截至目前已完成夏卜丹佛殿的本体修缮,今年将开工修缮8座佛殿。
拉卜楞寺文物保护工程领导小组成员索南嘉介绍,修缮工程总投入达3.05亿元,整个工程完成需要5年以上。
近年来,西藏和四省藏区均加大了藏传佛教寺院等宗教场所的保护力度。为了改善寺庙僧人的生活及修行条件,西藏自治区政府2013年将全区寺庙僧舍维修纳入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对寺庙持证僧尼按人均5000元标准下达寺庙僧舍维修改造补助资金,覆盖全区所有1700余座寺庙,受益僧尼人数近3万人。
近年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每年下拨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寺庙危房改造。同时,按照“管理到位、服务到位”的工作思路,从活动、场所、人员三个方面强化管理,把僧尼纳入惠农、惠民等民生工程,实行“同规划、同安排、同建设、同管理”。
青海玉树地震中很多寺院受到波及。在重建中,国家及青海省投入资金近10亿元,将全部受损毁寺院纳入重建范围。2013年,在玉树地震三周年到来之际,受地震影响寺院的重建、修缮工作全部完成。
加强“软件”保护 让藏文化传承有“序”
在加强藏传佛教寺院保护的同时,各省藏区重点加强了优秀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一大批濒临消失的藏文化被发掘出来,得到重点保护。
沐浴着高原春日的阳光,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镇吾屯村的唐卡艺人俄玛才旦开始了一天的唐卡绘画。享受政府补贴可以全心创作的俄玛才旦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在他的眼中,色彩艳丽、内容丰富的唐卡作品让更多人了解了藏族艺术,看懂了藏族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