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西藏和四省藏区近年来文化发展综述【2】

2014年03月20日17:14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西藏和四省藏区近年来文化发展综述

  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邓福林介绍,目前青海省国家级非遗项目有64项,其中藏族项目有35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有57位,其中像俄玛才旦这样的藏族传承人有31位。

  甘肃省甘南州在抢救本地区具有代表性或重大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同时,结合普查推出非遗保护名录,经过当地文化部门10余年的努力,走访和摸底非遗传承人860多人。2013年,甘南州“南木特”藏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正式命名。

  西藏拉萨市色拉寺佛教古籍搜集整理室,十余名具有扎实藏文文学功底和一定佛学造诣的工作人员,借助藏文信息应用软件,将一部部面临失传的手抄版古籍进行数字化录入。目前,借助科学技术,西藏和四省藏区正在让损毁的经书变成永不消失的古籍。

  从2003年开始,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开始对全州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细致的普查,走访民间艺人1480人次,走访调查全州1800多个自然村寨,调查面达95%以上。目前,迪庆《格萨尔》说唱、尼西藏族黑陶等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加强市场开发 让藏文化发展有“力”

  2014年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60多岁的唐卡画师希道的圆梦之年。1月16日,在韩国首尔中国文化中心,希道的唐卡和其他14幅“甘南藏族文化千幅唐卡”工程中的精品唐卡开始了为期近两个月的展出。这些唐卡由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甘南州羚城藏族文化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旗下的120多名签约画师历时十年创作完成,也是“千幅唐卡”项目首次赴国外展出。

  随着藏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神秘、悠久的藏文化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民众的欢迎,唐卡等艺术产品走向了全球市场。

  甘肃省文化厅副厅长王文全说,为保护、传承、推广唐卡等文化遗产,甘肃省设立了3亿元的文化产业发展基金。为了让唐卡等藏族艺术走得更远,甘肃还将唐卡等藏族艺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除了出版纸质画册外,一些藏族艺术正在被制作成电子相册,配以汉藏英三种文字描述其背后的故事。

  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尼西乡,藏族黑陶是一张响当当的名片。随着旅游市场日益发展,这些形状单一、装饰图案少的黑陶器具面临着外来眼光的“审视”,一些游客直接画好图案,要求定制。现在,黑陶传承人在坚守传统的同时,又新增了装饰用品和旅游工艺产品。

  对于每一个藏族人来说,“藏装”,是必不可少的行头。经过多年的发掘和推广,目前,融合西藏与现代元素的藏装不仅在藏区市场广阔,甚至已走下青藏高原,冲出了国门,连印度和欧洲的订单都开始源源不断地找上门。

  藏装设计师扎西说:“在政府的扶持下,传承人精心传承、发展创新,让优秀藏族文化走向普通大众,走向广阔市场,给藏文化发展带来了活力。”(执笔记者:姜伟超 参与采写记者:黎华玲、李琳海、浦超、党文伯)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