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北京今年1.5万套房安置旧城区人口

2014年03月20日15:18    来源:北京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北京今年1.5万套房安置旧城区人口

  为疏解旧城区人口,今年北京市将开工建设1.5万套定向安置房。昨天下午,就旧城区改造、修缮、保护等问题,市规委、住建委、文物局以及东城、西城相关负责人向市政协委员们做了专题通报。在接下来3个多月的时间里,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将联合社会科学界委员以及各民主党派等就历史街区保护开展调研。

  现状

  部分区域半数居民人户分离

  市规委负责人介绍,旧城区现存各类平房总面积约29平方公里,约占旧城总面积的46%;33片历史文化街区共2063公顷,占旧城总面积的33%;旧城范围内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67项,市级保护单位128项,区级保护单位123项,挂牌保护院落658处,名人故居170处,优秀近现代建筑34处,胡同1320条。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平房区现状常住人口大约55万人,还不包括有户籍而不在此居住的人口,其中历史文化街区常住人口约48万人。过去10年间,平房区常住户籍人口减少5万人的同时外来人口增加了4万人,外来人口集聚态势较为明显。平房区人户分离比楼房区大,大栅栏、什刹海等具有商业、旅游功能的区域人户分离比在50%以上,东四、南锣鼓巷等居住功能为主的区域分离比为30%至40%。

  历史文化街区功能总体以居住功能为主,西四占到80%,南锣鼓巷占到70%,东四占到60%。部分传统居住区中商业等功能逐渐渗透,居住水平差异分化明显,有价值几千万的高档四合院,占15%左右,同时也有人均居住面积最低仅三至五平方米的大杂院。估算平房及低层住宅总建筑规模约500至600万平方米,需要修缮的四类以下危旧平房约107万平方米,产权结构复杂。

  对策

  大栅栏地区已疏解近600户

  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去年人口疏解试点中,西城区继续推进大栅栏杨梅竹斜街、白塔寺鲁博南片区、什刹海烟袋-白米等文保区人口疏解,新启动了西四北地区人口疏解和住房、环境改善项目。截至目前大栅栏地区共疏解居民近600户。东城区继续推动天坛东里1-8号楼腾退工程,搬迁户数共计296户,已完成124户,待对接焦化厂房源事宜明确后启动剩余172户搬迁。

  2010年以来,通过市政府统筹安排、区政府自筹等多种方式,分批确定了18个旧城人口疏解安置房地块,目前已有17个开工建设,共可提供房源6.7万套,这些地块基本在轨道交通周边,并将城区优质的教育、医疗等资源输出到城市发展新区,为人口疏解奠定了基础。北京市将加大市级统筹力度,鼓励国有企业利用自有用地建设定向安置房,2014年计划开工建设1.5万套定向安置房。

  东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东城区现有安置房源总量不足,据初步测算,棚改项目尚有约1.23万套房源缺口。将通过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模式和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的实现路径,在2030年前完成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与改造。

  此外,东城区率先成立了名城保护专项资金,十二五期间每年安排1亿元用于保护工作,截至目前已经安排项目45个,累计投入资金1.7亿元。今年涉及文化传承和历史街区的5个项目,包括钟鼓楼广场恢复整治、玉河南区恢复水系、外城东南角楼标志建筑、前门东区修缮整治、平房修缮整理。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