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过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评审工作的北京某高校教授刘明(化名)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全规办课题的评审在历史上有过“健康时期”,那时,“依靠专家、学者的权威性和评审过程的严肃性,保障了评审的公平公正”。
他说,此后,评审规则和程序进行了多次改变,整体方向是“越来越不透明”,越来越把专家当摆设。
曾当过评审专家的浙江某大学教授李新(化名)也说,以前是专家会议评审,几个专家一个组,对课题是否立项,专家们会展开讨论。对于课题申请人,评审专家中有对他们的研究领域或研究水准熟悉的,也会介绍情况。“这样当场就能确定哪些课题能立项,哪些不能立项。如果不能达成一致意见,还可以通过投票决定”。
他说,现在的评审方式是,专家每个人一个房间,“背对背”各打各的分,专家之间不知道其他人的评分情况。结束后,由全规办工作人员收集统计专家的打分情况,但结果却不向专家公布。
“所以,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怪事:我明明给觉得不错的张三打了高分,他却落选了;给觉得不行的李四打了低分,他却被立项了。”李新说,这种评审方式,实际上是把专家当“幌子”和工具,“过去是工作人员为评审专家服务,现在反过来了,评审专家不知道打分情况,只有全规办知道。这样一来,不管怎么说,至少留下的操作空间很大”。
他还介绍道,让专家每个人一个房间,表面上是让专家不互相串联,也能让专家不被外界干扰,“但规则的改变是否有效,关键是看结果怎么样”。
他说,事实上,以前会议评审时,如果某个专家要扶持某个团队,既要有充分的理由,这个团队的申报材料也得过硬,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制衡,“现在反而跟公开透明背道而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