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洋馆:
主管单位农业部
未叫停动物表演
昨日,记者在北京海洋馆看到,位于海洋馆出口附近的“海洋剧场”是每天进行海洋动物表演的地点。周一到周五,每天表演两场,周末两天每天有三场演出。
时长30分钟的表演主要分为两部分,分别是海豚和海狮的表演。两只海狮的表演以套圈、唱歌、鼓掌、顶球为主。海狮可以接住饲养员抛出的圆环,还能够从水中跃出撞击吊在水池上方的皮球,还可以在饲养员的指挥之下“跳舞”。
从北京海洋馆开始营业以来,海洋动物的表演就是重头戏,但住建部提了很多年“杜绝动物表演”的要求似乎对海洋馆没有效力。
业内人士透露,海洋馆的上级管理单位并非住建部,而是农业部。2010年,农业部下发了一份《农业部关于加强海洋馆和水族馆等场馆水生野生动物驯养展演活动管理的通知》,其中提及了部分海洋馆“在驯养条件不过关和技术能力跟不上的情况下进行水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和展览、展示、表演活动,致使一些珍稀濒危物种得不到妥善安置并导致死亡”。但这份通知并没有禁止展演,而只是要求报批和专家论证等程序。
尽管北京海洋馆的上级管理单位是农业部,但由于它属于北京动物园的“园中园”,因此每年北京海洋馆也会接到住建部关于动物园管理的相关通知。业内人士透露,几乎每年都有禁止动物表演的通知下发到北京海洋馆。而此前迫于压力,北京海洋馆甚至叫停了很受欢迎的小朋友与海狮互动的环节。“其实就是上去摸摸海狮,培养儿童爱心,但仍然被叫停。”这位业内人士透露,甚至还有不少家长表示“怀念”这一活动。记者未能就这一问题与北京海洋馆方面取得联系。(记者 罗丹阳/王小羽)
回应
有关部门:
野生动物多头管理
纲要缺乏刚性执行力
短期内北京“杜绝各类动物表演”可能有一定的困难,但这也许是个趋势。昨天,记者在采访市园林绿化部门时,有关负责人表示,动物表演由来已久,对其界定尚处于模糊状态,而“杜绝各类动物表演”需要有法律法规的支持。
“住建部在杜绝动物表演方面没有执法权,纲要也不是法律法规,无法在工作中执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住建部出台的《纲要》只是文件,不能作为执法依据。纲要确实不是依法行政的基础。
另外,野生动物多头管理也是现实。据记者了解,目前(濒危、珍贵)野生陆生动物、野生动物园由林业局管理;城市动物园由住建部管理;海洋生物(海洋馆动物)由农业部管理;马戏团由文化部管理;进入集贸市场的野生动物由工商局管理;在集贸市场以外经营野生动物及产品的由林业局、工商局及其授权单位管理。专家表示,这样的情况下,天文数字的野生动物管理尚且千头万绪,更没有部门能触及相对数量较少的正在表演的野生动物们的“福利”了。
说法
政协委员郭耕:
动物表演充满血泪
对提案答复不满意
“不满意”是市政协委员郭耕前不久写在市园林绿化部门给他的“《关于北京市取缔一切动物表演的提案》的答复”上的三个字。郭耕告诉记者,他将提案提交后,收到了有关部门的回复,回复中表示:北京动物园已经没有了一切形式的动物表演,而作为展示海洋文化的北京海洋馆,动物表演一方面能增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是宣传海洋保护,愉悦大众,更多的是通过生动的展示,向公众传播“关爱海洋生物,保护地球家园”环保理念的窗口。对这样的回复,郭耕表示,他并不认同。“人类的愉悦不能建立在动物的痛苦之上。”
从这个回复中,郭耕也解读出一个讯息:“北京市还不会取缔一切动物表演”。郭耕认为,无论动物们在舞台上是多么的耀眼,但这掩盖不了背后训练的残酷。因为,没有训练,虽然聪明,但不言不语的动物们是绝不会做出它们在自然界里无法完成的动作的,而训练动物的主要手段就有饥饿、鞭打、威吓甚至电击等,鞭子、锁链、绳子、棍棒等是训练动物的常规装备,这些器具在表演场地也会出现。郭耕认为,这些手段的背后,充满了动物们的血泪,甚至死亡,所以,“取缔一切动物表演”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记者 黄建华)
(来源:北京青年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