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打的补偿款
孟祥海称,滏南庄村民所说的340亩土地,实际上是此次土地流转中的全部土地。而此轮土地流转是从2012年12月起就开始的,对土地的平整也是分多次完成的。
据滏南庄村民统计,从今年1月起到5月31日,对340亩土地的平整和征收至少有16次,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今年1月底和5月31日这两次,涉及农户均超过20户。
孟祥海说,乡政府的工作都是确定补偿款发放到位后才执行的,“我们是按照签字一户、发放一户、征收一户土地的原则进行的。”同时孟祥海承认有13户村民始终拒绝领取征地补偿款,而征地补偿款最后是被乡政府强行给这些村民打过去的。
在滏南庄村,村民每户手中都留有一张曲周县农村信用社的定期存款凭证,存款单上有每户村民的名字和相应的补偿款金额,但这些存款单正联的侧面都用铅笔手写着村委会主任王全忠的名字。
曲周县农村信用社一位工作人员解释,按照规定,定期存款凭证都应该是本人前来领取,但是滏南庄村几乎所有存款单都是王全忠领走的。据其回忆,这批定期存款早在今年1月就全部办下来了。而白寨乡的记录则显示,在今年1月,签字同意出让土地的村民还不到一半。
6月16日,滏南庄村163户村民其中133人签字按手印的一份拒绝土地转让的声明被递交到在村口值守的白寨乡干部手中,但是白寨乡工作人员并没有接收这份声明。
对于村民的“不配合”,孟祥海“很无奈”,同时也表示“不能理解”。因为此次征地并未拖欠补偿款,而且补偿款的数额是高于河北省规定的标准的。
据孟祥海介绍,滏南庄村被征收的土地全部为三类耕地,按照河北省规定的征地补偿标准,三类耕地补偿每亩不低于37000元,而滏南庄村征地是按照每亩39500元发放的,同时征地补偿款是由承包土地的绿洲公司先期垫付的,总额超过2000万元。
变换的土地用途
时至今日,每天仍有近百名男子聚集在这片被征收土地的周围。他们每天分两班乘坐面包车到达,阻止村民靠近田地。村民刘贵英、胡孟礼等人指认,其中有数名曾在征地中殴打过他们的人。
但对于此次征地的用途,到底是“土地储备”、“高效农业”还是“探索新模式”?白寨乡政府前后三易其口。
在滏南庄村民提供的录音资料中,白寨乡政府办公室主任张振刚在今年2月和3月的两次解释中,均表示这片土地征用是要“作为曲周县的储备用地”。
5月31日强征事件发生后,张振刚在6月17日说:“滏南庄农田使用率不高,多处荒芜,征地是(白寨)乡里为了集中耕地发展高效农业。”
而在此后的采访中,张振刚再次改口,称征地是为了“探索新型经营管理模式”,即以乡政府和村委会的名义与绿洲公司合作,实现收益分成,增加村集体的收入。张振刚说:“滏南庄打工和经商的较多,村民种地积极性不高,对土地依赖不大。”
记者在对滏南庄被征地村民的调查中发现,163户村民中只有4户曾有经商经验,经商经验仅为本村内的饭馆和小卖部,除去在外务工的年轻儿女外,40岁以上人群外出打工率几乎为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