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城管队员"眼里的城管日记:很清楚小商贩不易【2】--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另类城管队员"眼里的城管日记:很清楚小商贩不易【2】

2013年06月20日08:23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对方的应对瞬间令赵阳陷入被动。“接下来就很难办了,我们没法扣留物品或是罚没了,只能以教育为主。”他说。

  另一件让他印象深刻的事发生在2012年夏天。“当时,我去附近菜市场处理问题。那里水果摊贩很多,纠纷也比较多。”他回忆说,一个屡次占道摆摊的商贩让他很为难。

  “第一次执法时,现场有很多市民。我们刚要收摊,他就躺在地上,说我们打人了。过了几天,我们又去整改,这次周围没什么人围观。我把开好的限期整改通知书递给他,可他当场就撕碎了,纸片撒了一地。”他说。

  面对这样的事实,虽不甘心,但赵阳不得不承认:城管的执法威信并不高。

  “我相信,如果公众同时看见这两个镜头捕捉的画面,一定会作出更准确的评判。可是,很多人没机会看到这样的对比。”镜头的选择性捕捉,让他面对职业形象时更为“纠结”。

  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唐钧曾说过:“尽管湖北英山城管队长因阻止违建遭袭身亡让人同情,尽管合肥城管集体凑钱买下摊贩余货柔性执法获得赞扬,然而,一则90后女商贩遭广州城管掐脖子引发的公众愤慨,就把这些同情和赞扬淹没了。”

  城管都在忙什么?

  最近,赵阳感到,城管的曝光率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高峰。“总是看见相关的报道,而且基本都是负面的。其实我也很揪心,谁愿意自己所在的行业总被骂?”

  他承认,很多同行的举动,他看见了也很愤慨。“就像延安城管踩踏对方,这样的事儿实在过分。而且,发生类似的事情也不是一两次了。我想也是因为多年积累,才使目前城管面临的舆论环境很恶劣。”

  城管每天都在忙什么?赵阳的生活和一般的上班族并无区别。

  “除了值班加班,正常工作日,我们9点上班。从家到单位半个小时,我早晨要送小孩,所以7点出门,8点前就到了单位。剩下这段时间会打扫下卫生、吃早点什么的。9点钟一上班,我们就会接到各种举报电话。”他说。

  以南京地区为例,当地的举报电话除了市里设置的12345热线,还有城管局的12319举报号码。“我们也接受上级部门直接转来的举报信息。每天处理十几个投诉总是有的。”

  工作内容大多比较琐碎:某街道菜市场门口有违建问题、某商贩违章占道经营、某小区有一堆莫名垃圾、某个拉土车随便倾倒建筑废料……这些都属于日常工作范畴。

  “我的工作不是接到电话就结束了,比如有违章建筑,得查到是谁盖的,矛盾双方是谁等。”赵阳说,“中午在路边吃饭是常态,经常顶着太阳、蹲着吃盒饭。”

  作为一名公职人员,赵阳曾打算将自己的QQ签名设计为:“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后来同事们开玩笑说:‘别自吹自擂了。’让我改成了‘一身排骨,两袖热风’。”他笑称,“是瘦啊,原先合身的制服,现在是松的。而且总往外跑,每天都一身汗,热得很呐。我也很想安静地坐在办公室工作。”

  不过他知道,这个愿望很难实现。“处理举报不出去跑是不可能的,后续还有考核和问责。我们处理完问题,要打电话给举报人,还得向上级汇报处理情况。如果举报人对处理结果不满意,就要重新解决。公众满意度是重要考核指标。”他说。

  于是每年夏天,赵阳面对的并非“是否被晒成煤球的问题”,而是“掉不掉层皮的问题”。“要只是晒黑倒好啦,至少看着挺健康。去年夏天我胳膊上就脱了一层皮。虽然规定夏天上班要穿短袖制服,但我尽量穿长袖的,热点也得穿。”他说。

  每日平均半天在外跑动、工作内容琐碎繁多、与各类人士打交道,这就是赵阳每天忙碌的内容。

  城管的“相对弱势”体现在哪里

  说起城管队伍存在的问题,赵阳觉得“有一箩筐”;说起城管执法的困难,赵阳觉得“也有一箩筐”。“问题到底出在哪呢?总之很复杂。”他说,“要讲全了,可以写篇论文。比如体制、机制、人员素质、经费等方面都有问题。首先就是执法地位不明确。”

  “在所有执法部门,城管是相对弱势的部门。我并不是说城管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再三强调。

  不少学者也持类似观点。按照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法治政府与地方制度研究中心主任熊文钊的分析:相对弱势地位会导致一个问题,即其他部门不想管、管不了、不讨巧的事,便会落在城管头上。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