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宴,即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为国家庆典等重要节日,或为外国元首、政府首脑来访而举行的最高规格的正式宴会。
法国美食家布里耶·沙瓦朗说:“餐桌上,看得到政治的精髓。”以此反观各国国宴,正是一语中的。
国宴上,固然酬酢以为宾荣,然而,哪位政要首脑将成为座上宾、奉以何种菜式酒水、东道主国何种级别之领导人主持和列席,待之国宴后会否有便宴、家宴等,无一不是透露重要信息的特殊外交指令。
作为一国最高规格的宴会,国宴几菜几汤引发人们如此关注,是因为它在外交舞台上的特殊政治地位。因为国宴的品质,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外交的顺利。西方国家首脑甚至为了某些重大历史时刻的出场,精心安排、反复演练,以确保届时面对媒体,能回避错误或有失默契的表现。
历史就在这一个个故事里,蜿蜒展开,让人难以曲尽其妙。
拨开政治的风云变幻,国宴餐桌上,美食依然飘香。
国宴见证中国外交史
国宴的餐桌上,不只陈列着美食,更展示了一国国力、文化和领导人的个性风采。因此,国宴成为最生动又最让人紧张的外交舞台。
而中南海、北京饭店、钓鱼台国宾馆、人民大会堂的国宴宴会厅,由于在每个中外关系的重大转折时刻都躬逢其盛,遂成为新中国外交史的见证。
1950年代:国宴见证中苏关系演变
无论苏联还是之后的俄罗斯,中苏(俄)关系一直是中国外交领域的重点之一。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的来访即是经典一例。以现有档案资料看,这位在中国外交史上并非有特别地位的来宾,受到的却是苏联来访者中最高规格的接待。
1957年4月17日,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在此等候他的贵宾伏罗希洛夫。在1959年钓鱼台国宾馆和人民大会堂建成前,国宴一般在北京饭店“解决”,而毛泽东在中南海内的设宴一般只用来款待他认定的贵客。当晚,中共最高领导人几乎全部出席了宴会。
当时的情势应是最重要的原因:苏共二十大召开后,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判引发全球社会主义阵营激烈震荡,中苏有必要以高调的友谊来稳固阵脚。
据记载,当晚,“雄伟壮丽的怀仁堂门前,车水马龙,华灯高挑”。外交部解密档案提供了当晚的标准是“六(热)菜一汤”,不只突破周恩来定下的“四菜一汤”标准,而且同时以燕翅待客在60年间都是较高规格。
伏罗希洛夫对这样的款待“非常满意”,但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闻知此事大发脾气。赫鲁晓夫到华3次,都没有受到过这样高规格的礼遇。赫鲁晓夫的醋意并非没有道理。上世纪50年代苏联扩大援华,派专家、出人出钱参与中国经济建设的提议正是赫鲁晓夫提出的,而伏罗希洛夫却是这些提议的反对者。
1960年7月,苏联一个月之内撤走在华的全部1390名苏联专家,撕毁了两国12个协定、300多个专家合同。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两国进入长近30年的冷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