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公众健康,必须严厉打击
据专业人士分析,这些掺杂着医疗废旧塑料的“再生料”流入商品市场,成为威胁公众身体健康的重要隐患,特别是在玩具市场,有可能成为“儿童杀手”。
广东一家医院感染科医生介绍,医疗废物泄漏可能存在三大危害:一是感染性风险,如注射使用过的针头,若有人不小心被扎中,有可能被感染;二是输液瓶内残留药物的化学性危害,“如果是抗肿瘤药物、化疗药物,对细胞的杀伤性是很大的,长期或大量接触会导致细胞的变性”;三是塑料制品造成的白色污染。
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确保医疗垃圾在48小时内转出医院。同时,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做到全过程监管,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一旦出现医疗废弃物胡乱丢弃现象,应追究失职之过”。全国人大代表辛琰认为,当前在乡镇卫生院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卫生所、个体诊所等一些小的医疗机构,为了逃避处理成本,不惜将医疗垃圾混入生活垃圾,给公众健康带来隐患,对此必须严厉打击。
专业人士认为,医疗废物非法流失具有隐蔽性,由于没有现场抓获,缺乏充分证据,突击式执法效果并不好,“建议在医疗废物暂存点、运送车辆、污染物排放点安装监控装置,从而实现远程异地在线监控。”
(来源:新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