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毒垃圾”为何交易红火?——广东普宁医疗废物案件追踪【2】--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剧毒垃圾”为何交易红火?——广东普宁医疗废物案件追踪【2】

2013年05月30日18:36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违法利润巨大,有人铤而走险

  普宁市里湖镇是广东最大的塑料废品回收集散地之一,大约有200家废品回收站。一位詹姓回收站负责人估计,平均每天有六七百吨塑料废品流入里湖,医疗垃圾约占一成。在这里废旧塑料会被粉碎,“用针筒打碎出来的质量较好,一吨可以卖到8000元左右”。

  这位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直接从医院护工手里买来分拣好的针筒、塑料吊瓶,收购价是每斤2元,如果直接从医院收购原始医疗垃圾,收购费用只要几百元,而分拣出来的针筒每吨是6000元左右,输液瓶(袋)每吨将近7000元,输液管每吨也在6000元以上,“分拣工作则找一些村民过来帮忙,支付100元工钱就可以了”。

  里湖镇另一回收站负责人介绍,普通塑料打成颗粒每吨3000元左右,而医疗废物塑料打成颗粒每吨7000元~8000元不等,看似价格较高,其实不愁销路。

  国家明令禁止医疗垃圾买卖,为何这里的交易如此红火?汕头市澄海区莲阳中学附近回收站一位“肥仔”经营者说,废旧塑料经过切割或制成颗粒状后叫做“再生料”,普通“再生料”的价格较低,而医疗废物的“再生料”价格较高。

  这位“肥仔”说,混入医疗垃圾的“再生料”每吨8500元,而普通的“再生料”每吨6200元。由于差价很大,因而这些医疗垃圾很有市场。一些塑料加工厂负责人表示:“只要不告诉别人,没人会知道里面混有针筒、吊瓶。”

  另据了解,为了处理医疗废物,普宁市人民医院每张床位每天支付3元成本,年支出142万元。然而,一些废品回收站上门收取“医疗垃圾”,院方承办者、相关科室负责人、护士员工从中也可“赚点零花钱”。

  不难发现,在医疗垃圾贩卖过程中,医院相关人员通过违规获得经济利益,而收购医疗废物塑料和玻璃的厂家降低了生产成本,而在其中收购商、废品站、分拣站等也层层渔利。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