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侗认为艺术不是为了谋生
溥侗在京剧表演中生、旦、净、丑样样拿得起,《群英会》一剧能演周瑜、鲁肃、蒋干、曹操、黄盖五个角色,且都技艺精妙,出神入化。溥侗因其出神入化的表演和高超的技艺,被业界尊为票界大王。
1930年到1932年,溥侗曾在清华大学、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北平美术学校任教,致力于推广昆曲,意在传道,绝不卖艺。他只教在校学生和票友,绝不教伶人。他把“士”与“非士”的界限划得分明,他认为只有追求艺术才是真谛,如果涉及钱财染了铜臭则不入流了。溥侗生性率性潇洒,没钱的时候靠典当度日,有了钱又随手花光。即使在他生活最落魄的时候,溥侗也没有靠自己精通京剧、昆曲的技艺而谋求生活。他认为艺术就是艺术,不是为了谋生,他为自己定下了“不下海”的诺言。溥侗登台从来分文不取,他反而付给琴师们酬金。溥侗这种纯艺术的精神境界,即使在现在也是让人可望而不可及的。
诗酒风流,多才多艺的“皇二子”——袁克文
在民国四公子中,我认为袁克文是充满了悲情的人物。袁克文是袁世凯的次子,1890年出生于朝鲜汉城,他从少年时代即有过目成诵的天赋,记忆力超群。因此,袁世凯在所生17子、15女中,最宠爱者就是袁克文了。袁克文出身于这样的家庭,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加上他天生聪慧,使得其诗词楹联、琴棋书画、文物鉴赏等诸多方面有所专长。袁克文与他的父亲和兄长袁克定醉心政治不同,他无心于政治权位,反而热衷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袁世凯皇帝梦破灭后,袁氏子女各奔东西,袁克文不善理财,挥金如土,后来竟至贫寒落魄。1931年患急症病故,只有41岁。
■遂安伯胡同14号曾经是袁宅
遂安伯胡同在东单北大街路东,现在的金宝街的位置,这是一条历史悠久的胡同。遂安伯为古爵位,是五等爵的第三等,遂安乃地名,浙江省旧有遂安县。史书记载,遂安伯陈志居于此胡同,因此这条胡同得名遂安伯胡同。遂安伯胡同的14号,曾经是袁世凯的家。清朝灭亡后,袁世凯曾经一度回到河南老家,后来老家生活不太平,袁氏全家遂搬到天津居住,有时也回北京,住在遂安伯胡同14号。据说当时遂安伯胡同14号的门楣上还写有“洹上袁氏”四个字。袁克文经常往来于京津与上海之间,并不常年居住一地,在北京时,他也居住在遂安伯胡同的袁宅。近年间,修建金宝街,拆除了遂安伯胡同,14号也就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中了。
袁家在遂安伯胡同居住时间不长,清末民初的政坛风云瞬息万变,袁世凯东山再起,成为了中华民国的大总统。于是袁氏全家就搬到了三海居住。三海本是皇家苑囿,袁世凯搬入后,将中南海的南侧宝月楼辟为门楼,作为进出的正门,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新华门。
■袁世凯入住三海,曾把北海赏赐给袁克文兄弟居住
袁世凯入住三海后,曾经把北海赏赐给克定、克文、克良居住。在袁世凯准备称帝的那段时间,他的大儿子袁克定一心想当皇太子,而袁世凯喜爱的是二儿子袁克文。有人传闻,袁世凯要立袁克文为皇太子,袁克定十分不满,就想加害袁克文,这件事使袁克文非常痛苦,他本无心政治,同时他也不同意父亲称帝,为此他曾经写下了“隙驹留身争一瞬,恐声催梦欲三更。绝岭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的诗句以表达自己反对帝制的心情。袁克文反对帝制,可是父亲的皇帝梦就是无法打破,他内心苦闷,时常邀一些诗文好友,一起在北海吟诗赋词。袁克定将袁克文的一举一动看在眼里,报告给父亲,袁世凯大怒,遂将袁克文软禁在北海。袁克文为了避免与袁克定之间的矛盾,更加醉心于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