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石蒂在上海和中国儿童在一起
沈石蒂拍摄的孙逊母子
沈石蒂和他的中国妻子南希
沈石蒂
沈石蒂位于南京路73号的照相馆旧照,照相馆位于大楼的二层,一层的橱窗里陈列着他们的摄影作品。
沈石蒂在上海的工作室
上海南京路,人流熙来攘往。已近百年历史的美伦大楼,楼体略显斑驳,只有回字形花纹的吊顶和精美的玻璃窗格,与它初建时别无二致。这里曾是上海滩红极一时的上海美术照相馆。
半个多世纪之前,一个中等身材的外国人经常站在玻璃窗格后面,用一双犹太人特有的深绿色眼睛打量着窗外,间或跟熟识的人用英文打个招呼。
他是照相馆的老板和摄影师,希约马·里夫希兹(Sioma Lifshitz),而他在上海的中国朋友更熟悉他的另一个名字:沈石蒂。这个出生于俄国克里米亚半岛的犹太人,在中国度过了他人生中最黄金的时光——从13岁到56岁。
沈石蒂的故事,是上个世纪初因为各种原因来到上海的犹太人群体经历的一个缩影。他用手中的照相机,保留了这座城市关于那段岁月的影像记忆——那是一段超越了国界和种族、充满爱与温情的记忆。
这个故事,要从两万多张照片讲起。
两万多张老照片
2011年3月,上海社会科学院犹太研究中心主任潘光在以色列访问。一位以色列著名摄影家艾瑞斯和潘光谈起,曾经有一位在中国生活过的摄影师叫沈石蒂,带回以色列很多中国老照片,艾瑞斯说,那些照片拍摄得非常精美。
潘光告诉记者,这个消息当时让他十分感兴趣,因为沈石蒂这个名字对于潘光来说并不陌生。
早在2007年,潘光发表的一篇题为《犹太人创办上海名特商店》的文章中,就曾经提到这个名字:“著名的‘沈石蒂照相馆’,又称瑞泰照相馆,正是由俄国犹太人沈石蒂创办的”,但是当时,他对沈石蒂的了解就仅限于此。
照片是一段历史最直接的佐证,潘光敏锐地意识到,这些老照片很有可能会掀开一段生动的历史记忆。
当即,潘光就联系到了沈石蒂的继子摩西·德克斯勒,如愿见到了这些老照片。
“这批照片总共有两万多张,很多都已泛黄,有些还有虫蛀或霉斑,但每张背后都有摄影师的签名——Sanzetti。”潘光回忆。
在摩西家中,潘光草草地浏览了这些照片。他发现,照片中的人物有一些是当时在上海的外国人,有意大利驻上海的公使、教皇在上海的代表、印度的王公,甚至还有外国模特的裸体照。在中国人的照片中,潘光认出了电影明星周璇和胡蝶,还有当时在上海的一些达官贵人,更多的则是不具姓名的上海市民。
摩西告诉潘光,他的继父沈石蒂常说,在上海的岁月是他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虽然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世纪,摩西仍然希望能够把这些照片归还给上海人民。
于是,潘光从两万多张照片中挑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做成光盘,带回了中国。回国后不久,他便把这张光盘放到了以色列驻沪领事馆副总领事罗松泊的办公桌上。
罗松泊对记者说,“当我开始浏览这些照片时,我意识到,自己手中握着的是一份珍宝。”罗松泊有了为这些照片举办一次影展的设想,但他同时也有些为难,“这些照片上面对被摄影者是谁没有标注,没有任何文字说明的人物肖像让人没办法看明白。”
他很快想到了一个简单有效的办法解决这个难题:通过网络求助于上海市民。
于是,2011年10月24日,以色列驻上海领事馆的微博上出现了一段话: “今天开始我们会陆续放上一些老照片,所有照片都是上世纪20年代居住在上海的一个犹太摄影师沈石蒂所拍摄的。因为年代久远,照片上的人物名字都没有被记录下来,如果你看到照片上有你认识的人,或许就是你的祖父、祖母,请让我们知道。”
这条微博在发出短短2个小时后就被转发了2000次。而当罗松泊第二天一早踏进领馆时,已经有一对老夫妇坐在他的办公室里等他了。
他们是陈立善和曹莉贞,半个多世纪以前他们是新婚的夫妇,今日他们已是80多岁高龄的老人。
“我晚上在看新闻的时候,恰好看到我和我妻子的订婚照在电视里一闪而过,我当时以为自己眼花了,把妻子叫过来以后,她激动地说,就是那张照片!”
陈立善对记者回忆说,当年在沈石蒂的照相馆,他和妻子衣着隆重地照了一张订婚照,后来这张照片一直挂在他们俩的卧室,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照片在搬家时丢失。
“但是小样我们一直留着,压在桌子的玻璃板底下,上面还有沈石蒂的亲笔签名。于是我们赶紧打电话到以色列领事馆,第二天一早,我们俩就带着这张小样找到了罗松泊。”陈立善到现在谈起这件事仍然很激动。
毕竟时隔太久,也许很多照片中人已不在人世,当时,罗松泊只找到了6个照片里的人。
“有一位照片中的老人叫陈琛,1957年逝世,生前他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但是他的家人丢失了他所有的照片。当我们前往陈琛先生后人的家中拜访时,我们看见他的儿子和孙子从我们的微博上下载了陈琛的照片,并且打印出来,端端正正地摆放在起居室里。”这一幕让罗松泊非常感动,“当时我想,我们一定要办一个展览,来为这些老照片找到更多的主人。”
2012年6月,“上海方舟:以色列摄影大师沈石蒂老上海人像展”在位于南京东路的原沈石蒂照相馆旧址开幕。罗松泊说,这栋楼最早的所有人,也是一位著名的犹太商人,叫ezra。
今日,罗松泊办公室里,仍然摆放着好几张用精致的镜框装潢起来的,由沈石蒂拍摄的人像照片。
罗松泊说,“这些照片,在今天看来仍然是光彩照人。沈石蒂也因此记录下了上海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那个时代的魅力和风格,是无法再现的。”
两万多张油画一般的照片已经浮出水面,但沈石蒂自己的面目仍然模糊不清。他半生在中国度过,却从未写过自传或者回忆录。
作为一个出生在俄国的犹太人,沈石蒂为何离开祖国,又是何时来到上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