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核实:宴请背后有乡情?
清水乡前汪村距离上饶县城10公里左右。21日下午记者在前汪村采访时看到,新落成的村部门前的石子路上还残留着一些没有被清理干净的鞭炮碎屑,此前一天挂满十几条横幅的三层村部大楼外墙已经恢复素颜,没有一条横幅存在。走进楼内,一至三层的十余间房间门上,分别挂着农家书屋、警务室、卫生服务室、便民服务中心、综治室等门牌,从一些敞开着房门的房间里,可以看到崭新的办公桌椅。
前汪村有人口3150人,党员50人。记者在村里采访了解到,新村部大楼2012年7月开始动工,12月初竣工。此前,村里的办公场所是一栋60年代建的土木结构的老房子,由于年久失修现已破败不堪,属于严重危房。为了搬离危房,2012年前汪村通过向上级争取资金以及向社会各界动员捐赠等方式,共筹集了50多万元的建设经费。其中县里相关部门下拨的村级办公场所项目资金15万元,挂点扶贫的一家县直事业单位捐助4万元,清水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共捐助28万元以及党员和群众代表自愿捐助5000元左右。
前任村支书、老党员郑声渭说,农村的公共事业都是由村里自筹资金解决,以前更多是由村民分摊。近些年国家对农村的投入不断加大,会有一些项目资金,但缺额部分还是要由村民通过一事一议自行筹集。此次前汪村主要是通过动员在外创业的成功人士自愿捐赠,回馈家乡来解决剩余的资金,基本没有增加村民的负担。
据村民介绍,村部大楼竣工后,大家决定举办一个乔迁仪式,答谢为村部建设做了方方面面工作以及捐款捐物的人员。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选定了在1月20日举行仪式,并按预计每桌500元的标准在村小学的操场和教室里置办答谢酒席。
“新村部的建成是村里的一件大事,凝聚了许多人的心血,按照农村的风俗是要热闹热闹表示答谢的。当时大家对中央的规定确实认识还不够到位,如此大摆宴席,不仅严重违反了中央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精神,也给地方带来了极不好的负面影响。”郑声渭说。
不过,村民们都否认了网上流传的“村委会党员及工商业户要交纳一定的费用,方有资格参加宴席”的说法。村民张天庆告诉记者,参加宴请的是本村全体党员、村民代表、村“两委”历届干部、前汪籍在外的企业家和在外人士。所有的捐款都是自愿的,没有硬性要求。他说,自己当天参加典礼时,带了100元钱准备做礼金表达下个人的心意,但看到有一位在外开厂的村民,兑现承诺认捐了此前答应的5万元钱后,“觉得自己的100块钱实在是拿不出手,所以吃完饭又揣着100元钱回家了。
村民们表示,当天确实来了不少车,但大都是这些企业家、老板们开来的车,有些部分是本村村民的。当时为了维护好交通秩序,要求统一靠着路的右侧停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