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光伏电站:新能源使用模式的新探索【2】--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家庭光伏电站:新能源使用模式的新探索【2】

2013年01月22日10:33        手机看新闻

  莫让救市 成“画饼”

  去年年底,国家电网发布了《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意见称将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分散接入低压配电网,不超过6兆瓦的光伏发电项目接入电网,电网公司在受理、制订接入电网方案、并网调试全过程服务上完全免费。同时允许富余电力上网,电网企业按国家政策全额收购富余电力。

  配合近期国家在光伏产业发展的其他优惠措施,这无异于给正处在水深火热中的光伏产业打了一针强心剂。此举将扩大光伏产品的内销,消化积压产能,促进光伏产业的发展,被视作对光伏产业的救市之举。然而,目前的规定多是政策性和原则性的,而分布式光伏产业发展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救市还只能说是在“画饼”。

  要真正让救市落到实处,首先是要制订合理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管理方式,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在各种利好措施的影响下,我国分布式光伏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然而与之相关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运行的标准、规范仍不健全,如果不加强管理,分布式光伏电站有可能会陷入无序发展,形成投资冲动,造成新一轮过剩。

  其次需要有具体的财政补贴措施。就德国等光伏发展较快的国家来说,分布式光伏电站成为光伏发展的主要形式,这得益于政府对其高额的补贴。目前我国现行电价较低,而光伏发电的成本较高,回收期长,如果没有一定的发电补贴,无法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国家电网的此次举措,大大降低了进入门槛和投资额度,普通家庭也可能成为分布式电站的投资主体,如果能够细化落实财政补贴措施,将会进一步加快分布式电站的发展。

  三是要解决技术问题,改善电网接入。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建设,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光伏发电并网难问题,然而,由于日夜交替、阴天下雨等因素,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出力不具备规律性,加之我国此前一直按照用电负荷需求来安排电源建设,现在变成多个分布电源供电,变化很大,容易造成电网电压波动并且影响继电保护的配置,有大量的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必须集中力量对此进行研究,尽量让技术变得简单化、模块化。如果能让光伏电站建设变得和太阳能热水器一样发布,那推广就会简单得多。

  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可以缓解局部用电紧张局面、改善能源结构、减少污染,是未来光伏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在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时,不仅需要“画饼”,还要积极推进具体细节规定,化虚为实。可喜的是,据了解,国家能源局正在研究制定光伏行业发展问题和配套支持政策,包括《促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的管理办法》、《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实施办法和电价补贴标准》等,这些必将促进分布式光伏建设顺利推进。(齐 慧)

(来源:能源局网站)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