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频被曝天价工资 公证处“公正”何在?【3】--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频频被曝天价工资 公证处“公正”何在?【3】

2013年01月17日17:26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公共资源如何不落入私人腰包?

  据了解,目前我国的公证体制有三种,即行政、事业和合作,其中事业占多数,温岭和桐乡的情况具有普遍性。在各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公证业务激增,公证处的营业收入也连年飙升。

  而依据我国的公证法,公证机构是依法设立,不以营利为目的,依法独立行使公证职能、承担民事责任的证明机构。很多网民因此质疑,一个县级市的公证处收入动辄上千万,工作人员的工资堪比大企业的高层领导,这已经颠覆了国家赋予公证机构的性质。

  “公证机构享受着行政垄断特权,可谓在一定区域内‘独此一家,别无分号’,几乎是坐等生意上门。员工却靠‘提成’拿收入,这样的设计太可笑了。”“公证处自收自支?那公正又能何处来!”“公证处可以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那公安、法院是不是也可以改制?以后出警按次收费。”网民纷纷对公证体制提出质疑。

  网民们对两起事件的处理结果也不满意。“限薪后的收入还是那么高,公务员工资本身已经比一般人高了,凭什么公证处的员工可以是公务员的三倍?公证处不公正!”网民们认为,公证体制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浙江省金道律师事务所律师夏家品认为,这样的体制实际上是把公共资源私有化,公证处利用政策上垄断的优势营业,却按照企业化模式发放收入,有违社会公平。

  浙江省社科院教授杨建华也认为,目前公证行业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出在公证制度的垄断性和政府机关对公证书的硬性规定。“要么打破公证机构现状,推进社会力量依法进入公证领域,形成充分竞争;要么再次改革,改变现有公证体制自收自支现状,使其完全成为国家行政服务机构,并大幅降低收费标准,真正实现非营利性质。”杨建华说。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