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幼军撰文谈当年被撤职后生活:图书馆可疗伤(图)【3】--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

于幼军撰文谈当年被撤职后生活:图书馆可疗伤(图)【3】

2012年12月23日08:47    来源:羊城晚报    手机看新闻

于幼军:图书馆可以助人疗伤治病摆脱精神困境(3)

  于幼军与黎元江合著的《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李昭淳 供图)

  3.每天到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读书写作,元旦春节也不曾例外

  过了多日,我才了解到,旁边几位馆长的办公室均只有10平方米左右,给我使用的这一间光线最好。这原是一位副馆长的办公室,他临时腾出来让我用。

  细心的李昭淳担心我整天埋头读书太累、太闷,隔三差五的来与我聊会历史、宗教,送上帮我查找的图书资料,还嘱咐在我“书房”旁边的毛凌文副馆长和张喜年博士等人,协助我及时查找和复印资料,使我得以专心、顺利地读书和写作。

  我像往常上下班那样,每天上下午都准时来到这间“文德书房”读书、写作,元旦、春节、节假日也不例外。以至于李昭淳和我开玩笑:“你元旦、春节每天都来馆里‘值班’,我们应该给你发‘加班费’。”

  我笑答:“我也没有给你们交房租,扯平了。”

  这里十分安静,且没有人知道我在此读书。除黄崧华、刘斯奋、赵军、张文可数几位老领导、老朋友恰巧碰上了,与我促膝交谈一番,基本无人打扰。

  这段时间我的读书效率较高,两个多月时间,除读完十多本书,阅读、复印了一百多万字的资料,还拟出了五六万字的《社会主义在中国》一书的写作提纲。该书是《社会主义五百年》的第三卷。

  二十多年前,我与年轻时的伙伴黎元江合著《社会主义四百年》时,就常常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查找和借阅图书资料。

  我至今还记得,在写作第二卷时,我曾委托李昭淳帮助查找苏联“肃反”、“大清洗”时基洛夫被刺这一关键事件的有关史料。他在本馆找不到,就专门致函联系请国内研究苏联问题的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的沈志华教授帮忙查找。

  可以说,前后相隔二十多年写作《社会主义五百年》一、二、三卷,让我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结了缘。

分享到:
(责任编辑:王喆、王倩)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