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十八大报告亮点:群众诉求表达不能“短路”【5】--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

盘点十八大报告亮点:群众诉求表达不能“短路”【5】

2012年12月18日11:1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手机看新闻

  全面建成覆盖城乡社保体系

  【报告摘要】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各方评说

  社会保障要增强公平性

  ◎社会保障应该是一种普惠的制度安排和面向全民的公共产品。换言之,社会保障以全体社会成员为对象,每一个社会成员,不论民族、身份、职业、宗教信仰和居住地点,都平等地享有社会保障权利。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教授杨思斌

  ◎增强公平性就是要实现各类群体的全覆盖,着力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坚持公平与效率、权利与义务、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增强制度的激励约束功能,明确政府、用人单位、个人和社会的责任。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

  ◎公平的社保制度应具备三个要素:一是普惠性。二是统一性。三是可持续性。在三要素中,前两个解决的是当代人的横向公平问题,后一个解决的是代际之间的纵向公平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郑功成

  适应参保人员流动性

  ◎社保必须主动适应参保人员流动性、就业多样性的特点,满足参保人便捷性的诉求。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

  ◎除了庞大的农民工阶层,具有非农业户口的流动人口也已成为一个特殊的“新阶层”,他们的养老保险同样存在转移接续的问题。如果流动人口被养老保险制度遗忘,那么在“全覆盖”中就会留下裂隙。所以,“适应流动性”第一次出现在党的最高层次的纲领性文献中,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则。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唐钧

  保证社保制度可持续性

  ◎“保证可持续性”就是要在着力解决现实突出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的同时,着眼长远,统筹协调,实现社会保障制度长期、稳定运行。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

  ◎为了增强现有社保体系的可持续性,需要着重采取以下政策措施:第一,防止地区之间的福利竞赛;第二,为实现精细管理提供人员、经费和技术保证,以巩固现有社保成果;第三,在欠发达地区,优先加强社会救助和社会增益产品的提供,而非快速推广社会保险;第四,推进财政改革,保证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水平与支出责任相匹配。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朱玲 (万千 编辑整理)

分享到:
(责任编辑:仝宗莉、段欣毅)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