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老师深情回忆感人肺腑:罗阳成长故事透视杰出创新人才共同基因(图)--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综合报道

大学老师深情回忆感人肺腑:罗阳成长故事透视杰出创新人才共同基因(图)

■ 本报记者  堵力

2012年11月30日06:54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大学时代的罗阳(右一)      资料图片
大学时代的罗阳(右一)      资料图片
 

11月29日上午10点30分,歼-15飞机研制现场总指挥,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罗阳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在沈阳举行。在同一时刻,记者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园里,见到了罗阳大学时代的系团总支书记、退休教授郑彦良。

“我从事学生工作12年半,接触了1000多学生,罗阳是我最看好的三个人之一。”每天看着缅怀罗阳的新闻报道,63岁的郑彦良教授满脸的伤感和疲惫,“罗阳是最让我们骄傲的学生,是最让我们心疼的学生”。郑教授介绍,罗阳是北航飞行器设计与应用力学系高空设备专业1978级学生。

他回忆,11月25日和26日是大喜大悲的两天,所有媒体铺天盖地都是舰载飞机成功起降的报道,我非常激动,本想给他打个电话。后来一想,他的老师、同学、同事很多人都会打电话给他,就没有打。没想到第二天,大喜转为了大悲,网上到处都是罗阳的遗像,真是让人无法承受。罗阳大学时代的系党总支副书记、78岁的蔡德麟老太太一直不相信四处求证,最后才放下电话嚎啕大哭。

为有牺牲多壮志。罗阳为中国的科技自主创新事业和当代年轻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郑教授回忆了罗阳的大学时代,总结了他们这一批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基因。

分享到:
(责任编辑:杨铁虎)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