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三:纯粹
罗阳17岁入大学,是班里的小弟弟,既非党员也非学生骨干。那时他在班里担任体育委员,身体好,学习棒。工作多年后,他又回到母校攻读可靠性设计专业的研究生。罗阳的老师们认为,他做事韧性足,与他年轻时候喜欢打排球有关,有种不服输的精神。
罗阳是单纯的人纯粹的人。“不吸烟、不爱喝酒,不喜欢官场上的应酬,一身正气。”在郑彦良老师的描述下,这位航空报国英模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展现出来。
是个普通同学又如何?“搞自主研发、设计制作,要的是敢为人先、不迷信权威、不唯上的精神,这也是我们学校的传统。不然,北航的7项国家科技大奖怎么能得来呢?”郑彦良问。他鼓励北航学生,罗阳的精神遗产告诉我们,一个普通学生,他的生命之花也能璀璨绽放。
罗阳40多岁就成为单位的一把手,很多人评价他“内向”、“敢拍板”。郑彦良认为,他的学生不是外向的人,在充分讨论后,在重大决策中作决定很快,而且一旦决定就绝不回头,亲自抓亲手干,所以做事成功率高。
网上的年轻人昵称歼-15是“我们的战神”,但其研发挑战巨大。“舰机融合,就是创新”,郑彦良教授也是这方面的专家。他说,面对技术封锁就是要有这股劲头。“歼-15上舰两个月就起飞了,西方舰载机从上舰到起飞需要5~8年。所以很多外媒都说中国是琢磨不透的国家。罗阳和他的团队创造了奇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