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老师深情回忆感人肺腑:罗阳成长故事透视杰出创新人才共同基因(图)【5】--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综合报道

大学老师深情回忆感人肺腑:罗阳成长故事透视杰出创新人才共同基因(图)【5】

■ 本报记者  堵力

2012年11月30日06:54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大学时代的罗阳(右一)      资料图片
大学时代的罗阳(右一)      资料图片
 

基因四:感恩

搞工程设计,传帮带非常重要。

郑彦良1975年大学毕业留校,就住进了学生宿舍,罗阳他们商量个什么事,都是推门直接进来。

郑老师现在最遗憾的事情是,罗阳几次邀请他去沈飞,他都没去。“当老师的最大幸福,就是在远处看着学生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向上走,不能给他添麻烦!”郑老师认为,罗阳要腾出精力接待他就是给学生添乱。

有学生跟郑彦良开玩笑:郑老师,你什么都好,就是没教会我们请客送礼,这可对发展不利。

“你就不是在这种浮躁环境里长大的,赶快回到业务队伍里来吧!”郑老师回敬他。

罗阳所在班的师资是这个专业历史上最强的。他的本科毕业设计是王浚院士带的,参与研究“工兵和地雷爆破设计的实验室”。在这个过程当中,他非常认真,出色完成了工作,“我们后面的工程施工完成以后,在1989年得到了科技进步二等奖”。

分享到:
(责任编辑:杨铁虎)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