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

人民網

寫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

2015年09月01日18:35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字號

從偉大勝利向著偉大復興奮勇前進!

——寫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

新華網北京9月1日電 有一段記憶,在血與火的洗禮中永恆﹔

有一種精神,在今與昔的交替中閃耀﹔

有一個夢想,在時與空的變換中升騰……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第70個勝利日到來之際,新華社記者奔赴一些抗戰歷史發生地,一路追尋,一路叩問……

世易時移,山川巨變。

在歷史和現實的交匯中,一個聲音更加響亮:偉大勝利,屬於中國!屬於世界!

在對未來的無限憧憬裡,一種信念更加堅定:前進!向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一段記憶永遠銘刻--

習近平:“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

秋高氣爽,氣候宜人。

連日來,伴隨一架架飛機降落,應邀出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的外國領導人、政府代表、國際和地區組織負責人陸續抵京。

“70年前的勝利,屬於每一個中國人。”京郊南口閱兵訓練基地,37歲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旗手張洪杰正在認真訓練,汗水浸濕了衣衫。9月3日,他將高舉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昂首挺胸邁過天安門廣場,向世界展示勝利、宣示和平……

往事越千年。

英國經濟史學家安格斯·麥迪森在《世界經濟千年史》中記載:從公元1000年開始,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就佔世界1�5以上,1820年達32.9%。

然而1840年,伶仃洋上,英國軍艦的隆隆炮聲,震碎了“天朝大國”之夢,中華民族自此陷入百年不堪回首的屈辱。

沈陽柳林街,兩棟半灰色的老房子無聲佇立。這是見証“九一八”事變,見証打響中國人民14年抗日戰爭第一槍的北大營殘存老營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從這裡拉開。

面對窮凶極惡的侵略者,中華民族鑄起血肉長城,展開了不屈不撓的英勇抗爭。

--歷史不會忘記,中國共產黨人的果敢堅決和義無返顧!

“正式宣布對日戰爭,領導全中國工農紅軍和廣大被壓迫民眾,以民族革命戰爭,驅逐日本帝國主義出中國……”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內摩肩接踵,人頭攢動。講解員將記者帶到一幅鏡框前,1932年4月21日出版的發黃的《紅色中華報》上,醒目印著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對日戰爭宣言》。

一行行豎排的黑字,清晰記錄了中國共產黨人在民族危亡時刻發出的吶喊。

捍衛民族獨立最堅定,維護民族利益最堅決,反抗外來侵略最勇敢--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歷史使命,以自己的政治主張、堅定意志、模范行動,支撐起全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引領著正確方向,成為奪取戰爭勝利的民族先鋒和中流砥柱。

“這個名為中國共產黨的政黨,在后來反抗日本侵略的戰爭中,成為抱有最不妥協態度並擁有最頑強意志的政黨。”作家王樹增在剛剛出版的《抗日戰爭》一書中這樣評價。

--歷史不會忘記,中國人民的共赴國難和殊死抗爭!

淞滬會戰、武漢會戰、保衛長沙、血戰衡陽……一寸山河一寸血,侵略者每前進一步就要付出慘重的代價﹔晉察冀、冀魯豫、湘鄂贛、鄂豫皖……19塊敵后抗日根據地陸續建立,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戰爭的大海汪洋。

無論是正面戰場,還是敵后戰場,千千萬萬愛國將士浴血奮戰、視死如歸,各界民眾萬眾一心、同仇敵愾,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反抗外來侵略的壯麗史詩。

“不管過程多麼漫長、道路多麼曲折、斗爭多麼復雜,全民族抗戰的方向堅定不移,中華民族偉大覺醒的潮流不可阻擋。”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說。

--歷史不會忘記,中華民族的巨大犧牲和歷史功績!

山西寧武、江蘇常州、河南安陽、山東濟陽……不久前,歷時10年、60萬人參與的“抗日戰爭時期中國人口傷亡和財產損失”大規模調研告一段落。調研顯示,14年間,僅日本侵略者在華制造的一次性傷亡平民800人以上的重大慘案就達173個!

“這不是簡單的數據統計,而是用事實還原歷史真相,是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對國際社會負責。”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李忠杰說。

“謝謝你們對歷史的研究。今天我們要牢記歷史,開創未來,讓這段歷史永記在史冊上,讓逝去的人安息。”江蘇籍退休老人夏思文出生48天時在日軍轟炸中幸免於難,他特地致信研究人員。

14年山河不屈,中國一半國土被日寇踐踏,930余座城市被敵侵佔,2.6億國人卷入戰火﹔

14年浴血抗戰,中國軍民傷亡3500萬,380萬將士喋血疆場,直接經濟損失1000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5000億美元……

8月的騰沖,群山連綿,滿目青翠。70多年前,中國遠征軍就是從這裡走出國門,和盟軍並肩作戰。

走進滇西抗戰紀念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面牆上矩陣式排列的1003頂鋼盔--1頂鋼盔1名軍人!

這是50歲的館長段生馗花了30多年時間,從老鄉家裡一頂一頂找回來的:“仇恨可以化解,但是記憶必須永遠保存。”

彩色照片上,日軍洽降代表乘坐的吉普車前懸挂的白旗格外醒目﹔視頻鏡頭裡,日軍洽降代表走上前,交出日軍兵力分布概要圖……抗戰勝利70周年到來之際,一些反映當年日本洽降情況的珍貴資料,在網上、在手機裡流傳開來。

最早的抗爭,最后的勝利。

中國是遭受侵略最早的國家,也是抵抗侵略時間最長的國家--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蘇聯、美國進行了4年,英國進行了6年,中國則戰斗了14年。

這勝利,對中華民族意義重大--

中國不僅打敗了日本,消除了亡國的危險,還廢棄了1840年以來列強強加的不平等條約,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尊敬,成為戰后世界“四強”。

“抗日戰爭是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近代歷史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是中國大國之路的起點。”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王建朗說。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為中華民族由近代以來陷入深重危機走向偉大復興確立了歷史轉折點,充分顯示了中華民族有同侵略者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這一偉大勝利,將永載中華民族史冊,永載人類和平史冊!”

一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對抗戰勝利的精辟概括,穿越歷史,穿透人心。

這勝利,對世界意義重大--

中國戰區不僅牽制了日軍50%以上的海外兵力,斃傷俘日軍150余萬人,更打亂了日本侵略者北進和南進的部署……

“中國抗戰不投降,日軍就不可能把主力撤走,無法集中精力對付太平洋戰爭。”上海交通大學歷史系教授劉統說。

8月15日出版的英國《經濟學人》雜志這樣評價:“中國將士英勇作戰,在抗擊窮凶極惡的侵略勢力時發揮了決定性作用。在那地獄般的日子裡,中國作出巨大犧牲,應該得到世界更廣泛的認可。”

(責編:王吉全)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時政要聞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