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的民族觀--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

人民網

習近平的民族觀

2015年08月24日15:43  來源:學習中國  手機看新聞  字號

  民族問題關系到一個國家的長治久安。我國是一個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民族問題自古以來便是治國理政的大事。近年來,拉薩“3·14”事件、烏魯木齊“7·5”事件以及暴恐案件的接連發生,使民族關系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習近平同志長期關注這一問題,對搞好民族工作、促進民族團結有著深刻的洞察。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在赴湘西、內蒙、新疆、西藏、延邊等民族地區考察調研時,特別是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發表的講話中,全面分析了我國民族工作面臨的國內外形勢,深刻闡述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民族工作的大政方針,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戰略前瞻性的新認識、新觀念、新思想,必將引領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健康發展。學習領會習近平同志的民族觀,是做好新形勢下民族工作乃至各方面工作的重要基礎。

圖為:這是2014年1月27日,在錫林浩特市寶力根蘇木(鄉)冬季那達慕“五畜祈福”儀式上,習近平按照蒙古族習俗,用無名指蘸上銀碗盛著的鮮牛奶彈了三下,祝福來年風調雨順,五畜興旺,人民幸福安康。

1.民族工作具有重大意義

  處理好民族問題、做好民族工作,是關系祖國統一和邊疆鞏固的大事,是關系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的大事,是關系國家長治久安和中華民族繁榮昌盛的大事。

  早在1989年6月,習近平同志在擔任中共寧德地委書記期間,曾就搞好民族工作、促進民族大團結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這一問題進行過具體的思考,並撰寫成《鞏固民族大團結的基礎》一文,收錄在之后出版的《擺脫貧困》一書中。在該文中,習近平闡述到,“民族問題有相當的敏感性和復雜性。”“民族問題處理得不好往往會引起社會的動蕩,甚至政局的不穩。搞好民族工作是我們應盡的義務。”

  2013年10月,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迎來100周年校慶前夕,習近平在給全校學生的回信中指出,“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我國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奮斗歷程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和非凡創造力的重要源泉”。

  2014年1月,習近平在內蒙古考察時指出,“要始終高舉民族團結旗幟,堅持和發揚各民族心連心、手拉手的好傳統,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精心做好民族工作。

圖為: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暨國務院第六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2014年9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

2. 民族工作面臨新的形勢

  我國民族關系大局是好的,民族團結的基礎是穩固的,但隨著時代的變化,民族工作也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2014年9月28日至29日,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暨國務院第六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習近平同志在這次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我們的民族工作也面臨著一些新的階段性特征”,主要表現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並存,民族地區經濟加快發展的勢頭和發展低水平並存,國家對民族地區支持力度持續加大和民族地區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建設仍然薄弱並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趨勢增強和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糾紛上升並存,反對民族分裂、宗教極端、暴力恐怖斗爭成效顯著和局部地區暴力恐怖活動活躍多發並存。這一判斷指明了現階段我國民族工作所處的歷史方位,幫助我們將民族工作面臨的形勢看得更加清楚。

(責編:王吉全、曹昆)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時政要聞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