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一“縣級行政區”未經國家批准設立 成“黑戶”16年--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

人民網

湖南一“縣級行政區”未經國家批准設立 成“黑戶”16年

2015年08月14日08:16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原標題:湖南一“縣級行政區”未經國家批准設立 成“黑戶”16年

洪江區管委會門口沒有任何顯示機關名稱的標牌,隻有兩副對聯,與洪江市政府大樓形成了鮮明對比。 新京報記者 韓雪楓 攝

洪江區管委會門口沒有任何顯示機關名稱的標牌,隻有兩副對聯,與洪江市政府大樓形成了鮮明對比。 新京報記者 韓雪楓 攝

洪江市政府大樓。

洪江市政府大樓。

《邊城晚報》頭版頭條的一篇新聞,特意提到了洪江區除外。 新京報記者 韓雪楓 攝

《邊城晚報》頭版頭條的一篇新聞,特意提到了洪江區除外。 新京報記者 韓雪楓 攝

湖南“懷化市洪江管理區”未經國家批准設立,民眾迫切希望解決體制不順帶來的諸多問題

1997年,湖南省懷化下轄的洪江市,與黔陽縣合並為新洪江市,1999年,湖南省委、省政府決定設立副縣級“洪江市洪江管理區”,由洪江市委、市政府派出機構進行管理。3年后的2002年,湖南省再次將“洪江市洪江管理區”升格為正縣級“懷化市洪江管理區”,劃歸懷化市直接領導。經歷了“洪黔合並”與“洪黔分治”后,老洪江市卻成了“黑戶”,不屬於國務院確立的法定行政區。8萬“洪江區”居民沒有自己的政府與人大,地方經濟發展也陷入困境。16年來,當地群眾、各級人大代表一直在呼吁解決洪江區體制問題。

張義杰氣得摔了杯子。

他看到了一條新聞:湖南省懷化市主辦的《邊城晚報》頭版頭條報道,“中學畢業生可免試免費讀技校——除洪江區外,懷化12個縣市享受此項國家政策”。

“我們就像二等公民,沒辦法,國家不承認洪江區。”

作為土生土長的洪江區人,張義杰說這樣的區別對待,他已經習慣了,但白紙黑字的印在報紙上,還是讓他覺得刺眼,不舒服。

在懷化市,有兩個“洪江”,一個是“懷化市洪江管理區”,一個是洪江市。兩個“洪江”接壤。

兩個“洪江”都是縣級“行政區”,唯一的區別是,洪江市在國務院有“戶口”,而洪江區沒有。“戶口”是洪江區人的比喻,指的是民政部確立的法定行政區,在國務院登記在冊。

一個地方有“戶口”的直接體現,就是擁有自己的行政區劃代碼,這是一串六位數字,出現在每一個人身份証號碼的開頭。洪江區人和洪江市人的身份証,共用一個代碼。

“可是明明是兩個地方”,張義杰說,“沒有‘戶口’,總覺得低人一等。”

“閃婚”和“閃離”

“洪江區原來是有‘戶口’的。而且當時是非常風光的。”熟悉洪江區規劃變遷的洪江區退休干部李懷德說,洪江區以前就叫洪江市,而現在的洪江市,以前叫黔陽縣。1997年,在當時懷化地區的主導下,老洪江市與黔陽縣合並,成立了新洪江市。

“新洪江市的體制以老黔陽縣為主,市政府駐地也在老黔陽”,張義杰說,“當時新洪江市一百多個委辦局一把手中,隻有4人是老洪江的。”這讓不少老洪江人覺得自己是被“吞並”了。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謝勇在向全國人大提交的《關於請求將湖南省懷化市洪江管理區(原洪江市)改設為懷化市市轄縣級行政區的議案》中提到,懷化為實現“地改市”(地區改為地級市)目標,是兩地合並的直接原因。

李懷德同意謝勇的看法,他告訴新京報記者,當初兩地合並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懷化地區急於“地改市”,想把行政公署駐地縣級懷化市拆分為鶴城區和中方縣。但是國家對增加縣級行政區審批極嚴,於是懷化地區決定合並洪江市與黔陽縣,以騰出一個縣級行政區指標﹔二是洪江市是工業市,但是面積小、資源匱乏,而黔陽縣是農業縣,面積大、資源多,當時一位在懷化地區挂職的領導提出,“洪江加黔陽等於騰飛”。

“當時合並的動作太快了”,張義杰告訴新京報記者,由於兩地合並倉促,很多前期工作都沒有做好,“我們那時候被調去新洪江市工作,睡幾十人的大通鋪,四個月沒發工資。”

一年多后,這場“閃婚”又以老洪江市從新洪江市分出,組建“洪江管理區”告終,這次“閃離”后,洪江區丟了“戶口”。

張義杰是當年合並的親歷者,這位在洪江區工作了三十多年的公務員說,合並失敗是因為一場群體性事件。

張義杰說,1998年,新洪江市決定將原老洪江市管轄的地域合並成一個雄溪鎮,這進一步挑動了老洪江市人的情緒。

“合並的決定沒有經過兩地人大討論,太草率了。”在洪江區工作了一輩子的劉建平說。“洪江以不到懷化地區2%的人口,貢獻了懷化地區40%的稅收,最后落得被吞並成一個鎮的下場,大多數洪江人情感上接受不了。”

沖突發生在雄溪鎮政府挂牌當天。“雄溪鎮政府准備在原來的洪江市政府辦公,”李懷德還記得那天的場景,“當天早上天還沒亮,幾十人沖進政府大院,把准備挂出來的‘雄溪鎮政府’的牌子拖出來燒了。”

“洪江事件”就此爆發。

這場群體性事件持續了三個月。“事件平息后,考慮到繼續合並不太現實,湖南省就發了一個58號文件,搞‘分治’。”李懷德稱。

在這份“湘辦〔1999〕58號”文件中,湖南省委、省政府決定設立副縣級“洪江市洪江管理區”,由洪江市委、市政府派出機構進行管理,人、財、物獨立運行。

2002年,湖南省下發了“湘辦〔2002〕37號”文件,將“洪江市洪江管理區”升格為正縣級“懷化市洪江管理區”,劃歸懷化市直接領導。

湖南省委、省政府在“37號文件”中決定,洪江管理區“履行縣級行政管理職能”,由懷化市委、市政府派出“中共懷化市洪江區工作委員會”和“懷化市洪江區管理委員會”進行管理,文件中稱,洪江區“機構設置比照三類縣級行政區域機構設置標准”。

“失去的16年”

在百度百科上,對洪江管理區是這樣解釋的:洪江管理區是湖南省懷化市直接管轄的一個縣級行政管理區,通常簡稱為洪江區,非中國民政部確立的法定行政區,其行政機關為洪江區管理委員會,是懷化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機關而非獨立一級政府。

洪江區退休干部李懷德告訴新京報記者: 洪江區不是國家承認的行政區,所以沒有黨委、政府、人大、政協,由懷化市派出區工委、管委會、人大聯工委、政協聯工委部分履行上述“四大家”職能。

“沒有人大,我們就沒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事實上沒辦法當家做主。”有著60多年黨齡的洪江區離休干部王世德向新京報記者表示,“別說人民代表大會了,我們5000黨員16年來連黨代會都沒有開過,黨員的基本權利都沒有。”

王世德稱,洪江區沒有人民代表大會,隻有“人民代表會議”,沒有人大代表,隻有“人民代表”,區管委會主任並不由“人民代表”選舉產生,而是上級任命。“‘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基本政治制度,可‘人民代表會議’是什麼?我們像‘政治特區’。”

記者在洪江區工委、管委會大院門口看到,門上並沒有任何顯示機關名稱的標牌,隻有兩副對聯。對此王世德稱,不挂洪江區工委、管委會的牌子是怕引起群眾不滿。

記者注意到,洪江區公檢法機關名稱也與其他地方不同,名稱裡不冠“縣市區”,隻模糊地稱“洪江公安局”、“洪江人民檢察院”和“洪江人民法院”。

“雖然洪江區從洪江市‘獨立’出來了,但是發文的是湖南省,洪江區在國家那邊是沒有‘戶口’的。”

李懷德告訴新京報記者,沒有“戶口”最直接的體現,就是拿不到國家的各種撥款。

(責編:張香梅(實習)、盛卉)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時政要聞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