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11日11:14 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手機看新聞 字號
2014年7月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韓國國立首爾大學發表題為《共創中韓合作未來 同襄亞洲振興繁榮》的重要演講。 新華社記者 丁林 攝
【關鍵詞6】正確義利觀
【經典論述】
“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在國際合作中,我們要注重利,更要注重義。隻有義利兼顧才能義利兼得,隻有義利平衡才能義利共贏。
——2014年7月4日,習近平在韓國國立首爾大學發表題為《共創中韓合作未來同襄亞洲振興繁榮》的演講
“中國開展對發展中國家的合作,將堅持正確義利觀,不搞我贏你輸、我多你少,在一些具體項目上將照顧對方利益。中國說到的話、承諾的事,一定會做到、一定會兌現。”
——2014年8月22日,習近平在蒙古國發表《守望互助,共創中蒙關系發展新時代》演講
中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堅持和積極踐行正確義利觀,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樹道義。
——2015年1月8日,習近平出席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並發表題為《共同譜寫中拉全面合作伙伴關系新篇章》的重要講話
【解讀】《人民日報》鐘聲指出,正確處理“義”和“利”的關系既是中國人為人處世的理念,也是中國外交遵循的重要原則。義利觀作為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重要精髓,強調重義輕利、舍利取義、以義取利、見利思義。孔子曾說過,“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這些每個中國人耳熟能詳的道德准則,已經成為我們民族的重要文化基因。
巴西中國-亞太研究中心主任塞維利諾·卡布拉爾在接受《人民日報》採訪時說,中國已經開始在國際事務中顯示出自己的領導能力,並在此過程中向世界傳達出“有原則、講情誼、講道義”的外交理念。在這種願與世界攜手共進的義利觀引導下,中國不斷促成世界向多極化的方向發展,為亞太夢、拉美夢乃至世界各國的團結合作帶來生機活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