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習近平外交理念 理解十大“關鍵詞”【4】--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

人民網

【學習有方】

學習習近平外交理念 理解十大“關鍵詞”【4】

潘婧瑤 張香梅

2015年08月11日11:14  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手機看新聞  字號

2015年 3月2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海南博鰲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 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關鍵詞4】“一帶一路”

    【經典論述】

    為了使各國經濟聯系更加緊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發展空間更加廣闊,我們可以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逐步形成區域大合作。

    ——2013年9月7日,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題為《弘揚人民友誼 共創美好未來》的重要演講

    中國願同東盟國家加強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國政府設立的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發展好海洋合作伙伴關系,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2013年10月3日,習近平主席在印尼國會發表題為《攜手建設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演講

    “一帶一路”建設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包容的﹔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唱。“一帶一路”建設不是要替代現有地區合作機制和倡議,而是要在已有基礎上,推動沿線國家實現發展戰略相互對接、優勢互補。

    ——2015年3月28日,習近平在海南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開幕式發表題為《邁向命運共同體 開創亞洲新未來》的主旨演講

    【解讀】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萬成才曾撰文評論稱,“一帶一路”貫穿亞歐非大陸,東面是活躍的東亞經濟圈,西面是發達的歐洲經濟圈,其間是廣袤的潛力巨大的發展中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內涵豐厚,意義深遠,將譜寫各國合作共贏的新篇章。

    《經濟日報》評論稱,“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順應了我國對外開放區域結構轉型的需要,順應了中國要素流動轉型和國際產業轉移的需要,順應了中國與其他經濟合作國家結構轉變的需要,順應了國際經貿合作與經貿機制轉型的需要。

(責編:潘婧瑤、盛卉)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時政要聞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