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06日08:42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字號
2015年8月2日上午,2015“親情中華·漢語橋”夏令營浙江青田營舉行了閉幕儀式。人民網記者潘婧瑤 攝
“你走得很遠很遠,卻走不出我的挂牽﹔隔著海,隔著山,還是如同咫尺之間……”在孩子們帶著各色口音的動人歌聲中,2015“親情中華·漢語橋”夏令營浙江青田營於8月2日上午正式閉幕。
除青田外,本次夏令營在浙江杭州、寧波、湖州、嘉興、溫州等地的各營活動也已陸續結束。7月31日至8月3日,人民網記者隨中國僑聯、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夏令營工作調研組,來到杭州、青田、溫州三地,近距離地體驗了這次海外華裔青少年們的漢語學習之旅、文化尋根之旅。
漢語橋 中國風
“讓孩子們願意主動講漢語”
“親情中華·漢語橋”夏令營是中國僑聯、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的合作項目,旨在幫助海外華裔青少年加深對中國語言文化的了解和體驗,激發學習漢語的興趣和熱情、增進中華情愫和桑梓情懷,做中國與住在國人民的友好使者,連結中國夢與世界夢的橋梁與紐帶。
浙江省是華僑華人主要的祖籍地之一。據中國僑聯文化交流部介紹,本次夏令營分布在全國13個省市的27個班級,共招收了近1000名海外華裔青少年學員,其中255名在浙江參營,年齡在14-18周歲之間。這些學員旅居於不同的國家,其中大部分在歐洲生活。
對這些孩子來說,除在海外華文學校進行業余學習,以及和父母之間偶爾的交流外,平時並沒有良好的漢語學習環境。青田營的一位女學員金昭祥對記者說,她十歲隨父母定居希臘,隨后短短五年間,她學會了英文、希臘文和一點法文,然而卻很少有機會講中文,因此,參與這次夏令營成了她重新學習和鞏固漢語能力的機會。“我的爺爺奶奶還在青田,每次我在國外講中文,我就想起我的爺爺奶奶,想到我在青田的家。”
劉琴博士是杭師大國際教育學院夏令營項目組主任,在杭州營擔任漢語教師。她認為,本次夏令營的主要成果之一,就是讓這些孩子們的漢語水平提高了,同時以漢語為橋,傳遞了中華文化。在劉琴老師的課程中,不僅涉及簡單的漢語口語教育,還適當增加了古詩詞、成語等傳統語言文化的內容,並要求高級班的學員能夠用漢語來討論環保等社會話題。
記者發現,很多學員或許並不能理解“傳播漢語和中國文化”這句話的意思,然而他們在日常交流中都在努力說漢語,並非常真誠地說,將來要帶自己在國外的同學朋友們到中國來,到自己的故鄉來。
“教育的本質是‘授人以漁’,夏令營並不能一下子教給他們所有的漢語,教漢語是為了讓孩子們更主動地講漢語,主動融入中國文化。”杭師大國際教育學院副院長唐世明說。
相關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