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一棵草 清香漫山川——追記全區優秀共產黨員、興和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盧玉寶【3】--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

人民網

平凡一棵草 清香漫山川——追記全區優秀共產黨員、興和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盧玉寶【3】

2015年07月14日18:32  來源:內蒙古新聞網-《內蒙古日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樂於助人的玉寶

  1995年,盧玉寶考入內蒙古師范大學地理系。為了湊足學費,父親把家裡還沒收割的胡麻,抵給榨油坊的老板。為了給他掙學費,弟弟在打工時意外去世。嘗遍了窮滋味的盧玉寶,格外心疼窮苦人。隻要遇到困難群眾,他總是想方設法地給予幫助。

  興隆社區的志願服務者李魁,腿有殘疾,靠賣瓜子維生。兒子35歲了,仍娶不上媳婦。盧玉寶多方奔波,為李魁的兒子找到了一個社區公益性崗位,幫助他擺脫了生活困境。

  在興隆社區調研時,盧玉寶看到82歲的老黨員王合疾病纏身、面容憔悴,生活不能自理,掏出身上僅有的100元錢遞給他,並叮囑一同前來的城關鎮干部:“這樣的老黨員最需要我們關心照顧啊。”

  回到單位后,盧玉寶找到縣委組織部領導,“很多老黨員、老支書生活艱難。如果咱們再不管他們,恐怕會寒了他們的心。”

  在盧玉寶的提議下,興和縣財政拿出10萬元、組織部從黨費中拿出20萬元、全縣在職黨員每人每年自願捐助50元,設立了黨內關愛基金,一大批貧困黨員得到了救助。

  民族團結鄉興勝村的張月,因為家裡窮,兒媳婦跑了,兒子瘋了,80多歲的老伴兒吃喝拉撒都在床上。為了湊足兒子在精神病醫院的療養費,家裡的驢、糧食都賣了,一家人過得很是淒涼。進村調研的盧玉寶看到這一情景,當即從兜裡掏出了500元錢。

  興隆社區居民劉敬友離異后,獨自撫養兩個孩子,生活十分拮據。盧玉寶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積極與民政、教育部門協調,為他辦理了低保,同時減免了兩個孩子的住宿、伙食等費用。得知盧玉寶去世的噩耗后,劉敬友帶著花圈和供品,在盧玉寶的靈柩前長跪不起。

  老百姓的事,在盧玉寶心裡就是天大的事。

  興隆社區有段道路毀壞嚴重,一到下雨天,更是泥濘不堪,群眾反映強烈。盧玉寶主動和建設、交通等部門協調,爭取到12萬元修路資金,經過半個多月的緊張施工,終於趕在2014年雨季來臨前,將這條困擾居民出行多年的卡脖子路修葺一新。社區居民高興地說:“這是一條修在我們心坎上的路。”

  一次,盧玉寶和妻子去糧店買米,看到一位婦女吃力地扛起一袋米。他二話沒說,一直幫她扛到家。妻子挂念他有肩周炎,怪他多管閑事,盧玉寶憨憨一笑:“多些我這樣的人,社會就多些溫暖。萬一哪天我不在了,你拿不動東西時,別人也會來幫你。”

  10歲的兒子每天放學后,隻要沒看到盧玉寶,就會撥通爸爸的電話。有一次,吳秀芬實在忍不住,責備了兒子:“爸爸有事,不要打擾他工作。”

  “我已經一個星期沒有見到爸爸了。我想爸爸,爸爸太忙了,會不會忘了我?”兒子嚷嚷道,一臉地委屈。

  對於家庭的愧疚,盧玉寶心知肚明,他寬慰妻子說:“組織把擔子交給我,我就得承擔起這個責任。等我將來退休了,一定好好在家陪你們。”

  這一天,最終沒有等到。

  平凡和不平凡的玉寶,人們因此記住他熟悉他想念他

  盧玉寶,平凡得就像一棵小草,卻從來不因自己的平凡而自卑,從來不為自己的渺小而失落,執著地為山川捧一縷清香、獻一抹新綠。

  農家出身的盧玉寶,寫過一首小詩《山村》:

  生我養我的山村啊,

  我的心永遠跳動在你的胸中。

  我是為你牽腸挂肚的游子,

  苦苦地期待著有那麼一日,

  你走出貧窮與落后,

  卻不失你自然的風情。

  和風有心,定會將蘇木山下日新月異的變化,沿著二道河的汩汩清流,源源不斷地帶到他長眠的地方……(記者楊佐坤 劉江)

(責編:劉軍濤)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時政要聞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